李谕拿下一顶草帽交给他“以后你就是草帽小子了。”
杨小楼接过帽子接着说“李兄,过几天我们梨园成立的正乐育化会要为了一所自有小学筹钱举办义演,登台的除了名角谭鑫培先生以及在下,还有现在京城当红的菊榜探花。”
“什么菊榜探花”李谕问。
杨小楼说“就是去年北京各界举办的京剧演员评选,张贴的榜称为菊榜。”
李谕说“你把这位菊榜探花放在最后说,莫非很有来头”
“那可不”杨小楼说,“他的名字叫做梅兰芳,出道才短短一年,已经有盖过谭先生和我的势头。”
李谕心想,原来是梅兰芳,那就不冤了。
“既然是为教育举办的义演,我肯定要捧捧场。”
杨小楼拱手说“地址在大栅栏广德楼,恭候先生大驾。”
李谕回家后就叫上吕碧城一起去听戏。
吕碧城憋在家里快一年,早就想出去透透气,高高兴兴换了一身漂亮衣服一起出了门。
杨小楼所说的“正乐育化会”是辛亥革命后梨园刚刚组建的团体,会长谭鑫培。
辛亥革命虽然是一次不完全成功的革命,仍然带给了全国所有人以极大震动,推动各界走向欣欣向荣的道路,戏曲界也不甘落后。
以往伶人多从幼时便开始学戏,文化方面很欠缺。有识之士想通过育化会这样的团体向同行们传播新思想、灌输新知识,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更好地在舞台上塑造人物。
想法是很好的。
正乐育化会为了京戏发展,做了很多切实有用的事,比如他们奏请当局废除了清代以来一直沿袭的相公堂子有钱人可以嫖宿男旦,极大提高了演员社会地位。
后续梅兰芳等大师持续对京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剔除了许多糟粕成分。
曾经京剧艺人在表演过程中为了招徕观众,有很多低俗的东西,梅兰芳为了京剧艺术长久发展,毅然决定摒弃了低俗成分。
李谕带着吕碧城到了广德楼戏院,竟然被拦在了门口“爷咱这儿女客不能进。”
李谕说“大清都没了,戏院还不让女客进”
门口检票的说“爷,您别难为小的,这是规矩。”
李谕说“以前的规矩早该改改了。”
检票者说“这规矩怕不好改。”
李谕鄙夷一笑,掏出两倍的票钱“你看这个能不能改改规矩”
检票者立刻喜笑颜开“要得,要得您请进”
李谕摇了摇头,打着吕碧城迈步向里走,检票者突然又说“爷,虽然女客可以进,但得走另一扇小门。”
“嘿”李谕不满道,“你怎么还放半截子屁,话只说一半”
突然后面有一人呵斥道“有眼不识泰山李院士,夫人,不用听他的,二位请进。”
检票的看到后,连忙道歉说“原来是齐爷的客人,真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