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项就是,祖承训在此后与叛军多次试探性交火,发现叛军的火器异常凶猛,居然有部分刻有膛线,后装燧发的火铳。
样品已经送了回来。
拘倭国官员解释,是东洲那边的明人在支持叛军。他们让叛军用倭国的百姓或者贩运的大明的百姓换火器。
已经,半年之久。丰臣秀吉、明智秀光、丹羽长秀等家族部曲都有收到东洲的新式军火。
要不然,倭国朝廷也不至于兵败如山倒。以前都是菜鸡互啄,国主占了大义名分又有石见银矿的财力,根本不怕。结果现在东洲的武器彻底改变了战事格局。
“回皇上,从倭国国主愿意轻车简从几百人来大明避难来看,至少倭国的危局是真的。倭国国主先前号称雄兵八十万,东拼西凑,至少二十万是有的,石见银矿是倭国国主最大的财源,一定会重兵把守。好几万精锐加上地方辅兵是有的。而叛军能在最近几个月打得官军措手不及,丢城失地,就算是正面对抗,不借助巷战民房地利,其综合实力也是远胜祖承训那一支孤军的。”
朱七也没去过倭国,两眼一抹黑,但是进来弹劾祖承训的奏章特别多。不认见这么一位少年英杰陨落,朱七只能从逻辑上进行旁敲侧击了。
“是啊,祖参将还是戚继光南下后紧急提拔的吧,23岁,虽然轻敌冒进,但能于绝境中组织军士大半撤离也是不易。”
隆庆叹了口气,自己在乾清宫看着不良彩绘,还觉得诸事艰难。没想到祖承训年纪轻轻就已经是沙场老将了。
“戴罪立功吧”
想透了其中关节,隆庆皇帝感叹一声然后,让许仪将桌面上所有弹劾祖承训得奏疏一律抱走了。
“东洲那边支援给叛军的火枪性能如何?”隆庆处理完后又追问道。
“已经送南镇抚司进行测验了,估计一会儿指挥使大人就会来汇报。”
“下去吧”
隆庆有些无语,自己刚开心一点,一位可以仗着军火之利横着走了,结果这还没隔天,就给自己来了一个当头棒喝。只能祈祷东洲的火器不如大明了。
“等一下,朱七,你觉得东洲能支援倭国叛军,其会不会也与天竺那边沆瀣一气?”
隆庆突然想到了一个可怕的事情。不要现在倭国国主所遭受的东西夹击只是大明的预演就麻烦了。
“这,恐怕只有问问杭州高大人了。”转过身来的朱七,可不敢直接回复。这是万一成真了呢?
既然如此,就只能死道友不死贫道了。而且高翰文却是在这事上有猫腻。两边一边是学生兼老婆女儿,一边是昔日的合作伙伴,原杭州民间武库掌管者。
要说完全没猫腻,谁也不会信的。
“对对对,确实该再去问问了。”
屏退了锦衣卫指挥佥事朱七,隆庆开始提笔质问起来。
虽然高翰文已经贡献了很多建议了,但或许其就是属海绵的,挤挤总会有些的。何况这次是真的与其沾边。
不会真的这厮有二心吧?虽然整体不怀疑高翰文,但这些桩桩件件,确实说不清楚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