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都是目击证人,最先情况是他们发现的,必须得给他们带着。
对此,张济民、李庆东都没意见。说句不厚道话,要不是出这么大的事,他们都没有机会跟阎书刚这级别领导相处。
赵军开车进永利屯的时候,离他往驻场派出所打电话才过去四十分钟。
赵军把车开到阎书刚家,见院门开着,他就带着两个护林员直接走了进去。
三人进阎书刚家外屋地的时候。刘金勇已经到了。
赵军忙跟刘金勇打招呼,并随口解释了一下他越级汇报的原因。
就算赵军不解释,刘金勇也没招。但赵军解释,就是尊重他、给他面子,刘金勇更不会有什么意见了。
几人在屋里也坐不住,干脆出门上车,去往屯东头等着。
驻场派出所说是一个小时来,实际用了一个小时零三分钟。
驻场派出所来了三人,为首的是驻场派出所所长陈维义。
赵军跟陈维义认识,之前郑学坤举报赵有财,还有往杨家村逮捕郑家父子、画柜儿杨,就是由此人带队的。
今天也是巧,正好赶上陈维义值班,一听永安出了大案,他留下一人看家,将其余两个手下都带来了。
跟赵军等人背着半自动不同,派出所这三人全都腰别54手枪。
双方见面也不过多寒暄,互相打个招呼后便纷纷上车。派出所三人暂时没问现场情况,是怕被外行误导了。
就这样,赵军开车在前,派出所三人也乘坐吉普车在后面跟着。
夜间行驶山路运柴道,必须得注意。晚上从永利屯到这儿,就比白天多花了半个多小时。
到地方,派出所三人中,陈维义带着一人进屋看现场,另一个在车里给赵军、张济民和李庆东做笔录。
等这边做完笔录,陈维义二人已经从窝棚里出来了。
这时的陈维义一脸严肃,见面就问永安五人,道:“窝棚里住的是什么人呐?”
“窝棚里住的是我们屯儿王久盛。”刘金勇接了句话,而陈维义闻言,紧忙追问:“他家里还有什么人呐?”
“他老伴儿头两年没了。”刘金勇道:“他还有俩儿子、一个闺女,闺女婆家在永福,平常也不咋回来。完了他跟两儿子还都分家了,剩他自己就跑山上压窝棚来了。”
听刘金勇的话,陈维义敏锐地察觉到问题,忙问道:“他跟俩儿子关系都不好啊?”
就俩儿子,还都分家了,这肯定是有问题呀。
“嗯……咋说呢。”刘金勇迟疑一下,道:“也不是太不好,这两年还行了。”
陈维义没说话,等着刘金勇的下文。
“他俩儿子差三岁。”刘金勇继续说道:“头两年吧,这俩儿子都没工作。赶上老头儿是林场职工,就想让这俩儿子接班。
俩人呢,还接不了一个班儿。王久盛不是咋跟那俩儿子商量的,最后是他大儿子接班,让二儿子学木匠去了。”
陈维义听到此处,就感觉这里头有问题。永安林区这边的情况,就是哪个儿子给养老,哪个儿子接收父母的一切。
按理说王久盛的大儿子接班,那他就应该负担起给老人养老的责任和义务。
结果大儿子还分家了,那这肯定是有问题呀。
不过虽然心里有疑问,但陈维义没打断,而是听刘金勇继续说道:“他大儿子娶完媳妇,大儿媳妇就张罗分家。等小儿子回来呢,王久盛给小儿子娶完媳妇,小儿媳妇也张罗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