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是政治仗,谁都不敢开口说让大军放弃郢都。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军事上的最优选择很多时候和政治上的最优选择背道而驰。
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反间计,就像是秦人在长平之战时用的计策那样,但问题是,大虞太神秘了,秦国连大虞的皇帝究竟是谁、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大虞的朝臣也只知道一个丞相和几个将领的名字,更详细的信息根本没有。
派去昊京的探子也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这让秦国有劲儿没处使。
最拿手的反间计没有用武之地,王龁和麃公也只能够咬牙坚持下去。
可是却越打,王龁却越觉得不对劲。
敏锐的王龁发现,虞军似乎在借着这个机会练兵,麾下兵马似乎越来越强,越来越适应与大秦军阵正面作战的节奏。
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
既然郢都方向一时半会儿难以取得较大的进展,那就换成别的方向。
王龁忽然调动了主力军阵兵团,出其不意攻打西陵,却不曾想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董璜军的监控之中。
觉察到时机成熟,诸葛亮、高顺在秦军精锐大量出动之后,突然主动出击,集结三十五万主力于夜间发动了出其不意的反攻。
高顺亲率十五万陷阵营猛攻秦军左翼,诸葛亮亲率八万无当飞军以及两万诸葛连弩兵、五万蛮兵猛攻秦军右翼。
大虞军观察的很清楚,秦军左右两翼的秦军军阵主力大半都被抽掉,正是最薄弱的时候。
自从交战以来从来没有被大虞军主动攻击的秦军大乱,被大虞军连续攻破十几个营垒,被杀了七个校尉。
秦军左右两翼受到沉重打击。
王龁见状,连忙亲自指挥秦军中军做好战斗准备,让秦锐士着甲,准备分兵支援,然而这个时候,一片惶恐的中路突出部位,却又受到了虞军南侧高顺部、北侧诸葛亮部、以及东侧正面赵云部的攻击。
摸不清状况的王龁只得下令紧守营寨。
大虞军得以从容撤退。
这次战斗严格意义上说,仍旧不是两国军团的正面交锋,但却是大虞军团部队第一次正面主动出击与秦军作战,是极有纪念意义的一战。
此战之后,王龁只得后退十里扎营,重整军队。
昨晚的损失虽然大,但伤亡大部分都来自辅军,王龁所部也不算伤筋动骨,只不过士气方面崩的厉害。
王龁只能够先休整一番,等待麃公所部的情况。
麃公这次倒是打了一个胜仗。
半年的战斗,西陵的城墙已经满目疮痍,这次麃公不计代价的进攻,秦军精锐军团都压上去,城墙下秦军的尸体都堆成了山。
最终,在秦军精锐的不惜代价之后,秦军终于占据了西陵城。
然而,他们只是占据了一座空城。
城内的百姓早已经被转移,虞军除了倒霉的,大部分也及时或是乘船或是入水,成功逃离,离开之前还放了一把火。
麃公所不知道的是,这场胜利其实是虞军故意送给秦军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这座城市已经被打烂了,烂到了守城方都没有多少优势了,所以虞军早就在西陵以西九十里的峡口筑了一座新城峡口城。
峡口城后面还有两三座营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