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君这边的情况自然不可能第一时间传到王翦那边,所以王翦还是按照约定出兵了。
在休养生息的这段时间里,王翦又灭了宕渠附近的两个巴王。不过,在虞军的骚扰下,王翦的粮食都没种出多少来,粮食主要靠秦国从关中转运到汉中再转运到宕渠。
漫长的粮道对于秦军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虽然有战争代行者献上了独轮车之类,但是如此漫长的粮道,且为了安全还会要不少人护送,直接导致粮食的消耗大增,十石粮食从关中出发运到宕渠,剩下不到三石。
王翦都想上书先不要在巴蜀开战了,而是集中全力打赢郢都之战。
只要打赢了郢都之战,以郢都的位置,训练一部分水军,找个机会铁索横江,随时都能够把虞军截死在巴城到西陵一线,秦军主力也就有机会过江。只要过了江,虞军就完了
这个时代,水军可以逞一时之威,但真正决定国运的,还都是强大的军阵陆军。
只是,王翦是懂政治的,他知道自己不能这样上书,否则不仅得罪了昌平君,一旦郢都之战失利或者巴蜀失利,责任都会落在他的身上。
王翦能做的,只有打好这一仗。
利用大军都在抢收的机会,王翦再次示敌以弱,看似大军出去抢收,实则准备了一支精兵,出其不意,在叛徒的指引下,击灭了宕渠的第四个巴王。
至此,算上范目的父亲,王翦已经杀了五个巴王,宕渠到垫江一线的巴人都被杀怕了,要么选择臣服,要么逃到虞军的控制区,要么逃到更远的深山。
这几个巴王的人头和数千巴人俘虏,被王翦打包送往了咸阳。
王翦搞了一出献俘。
王翦知道,秦国现在需要这么一个献俘。
秦国需要一场胜利来提振军心士气,一手提拔他的秦王更需要他干出点成绩来以维持君王的颜面。
果然,秦国君臣在接受了王翦送来的俘虏和人头后,都是大悦。咸阳城的百姓看到这么多的俘虏也是张灯结彩,欢天喜地。
不知道的还以为秦国又开疆拓土了呢
百姓其实最好骗。
不过,消灭了这些巴王,并不能够改变王翦军的困局。
王翦的兵力说多不多说少,宕渠水倒是暂时有了布置,不太担心虞军从水路进攻,但消失的王平所部,却是他心里的一根刺,不把他找出来,王翦心中总觉得不安定。
有这么一支神出鬼没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隐藏在暗处,实在是太可怕了,一日不把他除掉,秦军的运粮部队就得配置大量的护卫军团,这极大的加重了秦国的负担。
不仅如此,王翦还担心,万一虞军真的不惜一切代价来攻击,他若是不得已撤退的时候,这支军队突然在山地间钻出了,断了他的后路,那可就惨了。
王翦的担心可并不是杞人忧天,项燕所部的出现,让王翦意识到,虞军是有能力拼一把的,尽管王翦有信心以自己麾下的部队击败两倍的虞军,但王翦用兵向来是多多益善,并不愿意弄险。
他在努力想办法先把王平所部找出来。
那么此时的王平所部在哪里呢
上庸城。
一群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赤着足,身上却绑着精美的兽皮的蛮人,出现在城门口。
城门的守军一看便知,这是山里的野人又出来卖毛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