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这两处的部队都以魏军为主,截至目前,黄忠、郭嘉所部的损失还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可问题是,如今两部的人马,哪怕再加上尉达的魏军,也不可能是秦军的对手了。
在谋略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士兵的多寡优良、后勤的保障程度以及君王的贤明昏聩,将会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
“撤往阳武、黄池,沿济水设防,以保大梁吧。还请国尉上书魏王,举国动员,只要守住济水一线,秦军自会退去。
秦国连年大战,又多次大战损兵折将,在各处边境以及鄢城、巴蜀还有大量驻军,国内的机动兵源恐怕已经处于枯竭状态了,不可能大军长期在这里和我们对峙。
当然,魏国也得继续向大虞、韩国、齐国、赵国求援,大虞和韩国一个攻打鄢城、一个进军宛叶的话,由不得秦军不撤退;或许还可以把魏国东北的城池割让给齐国,换取齐国的入场,赵国这边”
郭嘉很快便有了详细的战略规划,只不过话还没说完,他自己就笑了“魏王能听吗”
魏王可不是董璜,董璜做事都是“你说得对”“你尽管安排”“军队随意调动”,是那种把举国兵力交出来都毫不起疑心的君王,但魏王可没有这样的魄力,对属下也没有这种程度的信任。
魏王如果真有魄力,用好了魏无忌和一众人才,魏国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要知道,巅峰时期的魏国,可是想要彻底灭掉秦国的。
“如果能够说服魏庸,让魏庸陈说利害的话,魏王应该愿意打下去,并向各国求援的,至于说把那几座城市送给齐国”
尉缭摇了摇头。
“那就只能如此了”
郭嘉也很无奈。
再好的计策,也得有人用才行,人家不用,你有啥办法难不成还让大虞为魏国流光最后一滴血不成
于是,在秦军凶猛的攻势下,有了其他想法的联军很快被赶到了济水以南,济水以北的仅剩一座阳武城还在苦苦支撑。
阳武城算是一座大城,还算坚固。阳武县境内还有一个在后世很有名的地点博浪沙。博浪沙是历史上张良刺杀秦始皇的地方。
仗打到这一步,魏国济水以北的土地,基本上都被秦国攻占。
在战略上,秦国已经全面取得了优势,就算是联军守住了阳武济水黄池一线,但秦军仍旧可以在更东边的平丘进行迂回,包抄联军后路乃至威胁大梁。
所以防守就变得有些艰难,郭嘉和黄忠都想要向大虞求援了,也在想办法把齐国拉下水。
不可能为魏国流干血是一会儿事儿,但是魏国现在还不能崩啊。
主要是魏国要是现在就崩掉的话,虞国可没有吞掉魏国的能力。
然而,郭嘉等人还想坚持,魏王却已经坚持不住了。
魏王既后悔没有重用信陵君,又害怕联军再败,早就生出了求和的心思;而魏庸虽然被虞、韩两方多次劝说,但同样害怕局面一发不可收拾,所以也成了投降派。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尉达、尉缭父子面面相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