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竭其实在一开始就用了计的,只不过他如今麾下的这些官兵,都没有人能够看得出来。
正常情况下,白竭的立营看似没问题,但其实问题大了,那就是对河对岸的虞军毫无威胁,堵不住虞军沿着梓潼水、涪水另一侧去攻击梓潼和涪县的路,最多只能够断其后路。
然而,如果对方没有全军出击,而是留下士兵看住秦军大营呢又或者,对方根本就不需要后路呢
要知道,虞军可是有着十几倍的兵力优势啊有这个兵力优势,白竭这边又不是那种只有一条路,非过不可的剑阁之类的险关,虞军凭啥要在这死磕呢
正常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跨河扎三座营垒,直接堵路,三座营垒间以浮桥等相连,便于调兵支援,如此坚持上一个月,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王翦也不是傻瓜,他很清楚,白竭这些军队最多也就是坚持一两个月的时间罢了,毕竟兵力不足。
但这些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只靠勇力和运气杀出来的泥腿子,显然不知道单单是扎营,其中就有多少学问,他们只是觉得白竭的选址很棒,布置没有问题,白竭很强。
就连现在被安排殿后,也都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呵
安排了王翦的心腹锐士们和划给他的原本是羌廆属下的三千兵殿后,白竭亲率跟了自己一两年的心腹兵马轻装简从向梓潼夺命狂奔。
这一波,他在大气层。
当王翦以为他在死守,当王翦派给他的锐士以为他要去伏击阻挡虞军,当虞军也以为己方计策得逞成功调动了白竭所部的是时候,白竭所部却以从江阳一路跑到资中、牛鞞,又跑到郪县跑到这里的非凡速度与强大行军能力,再次跑出了逃命的加速度,竟然以提前两个时辰的时间,先虞军一步,逃入了梓潼城。
不,怎么能说是逃呢,白竭这明明是为了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梓潼城、挽救昌平君啊。
看着白竭所部面前跑回来的小四千人,昌平君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他连忙命令麾下做好防御的准备,并派人向王翦通报情报。
当然了,直到此时,昌平君还是以为白竭是大大的忠诚,不是不战而逃,而是在兵力不做主的情况下,死命来援。
且昌平君还要依仗白竭和他的部属帮忙守城呢
昌平君手下只有一千锐士、两千精锐,剩下的郡县兵和奴隶兵在他看来,也就是仅仅强过老弱病残的炮灰,他的心里没底啊。
这边,昌平君刚刚重新安排了城防,那边赵云、张任就已经带着小十万兵马打来了。
赵云、张任所部只是让士兵稍稍修整,便三面围城,开始打造攻城器械,做出了要攻城的态势,同时也派出秦军俘虏进行劝降。
梓潼城内人心惶惶。
在知道大虞军并不会屠城也不会虐杀战俘的情况下,城中将士,尤其是那些老弱妇孺究竟还有多少战心,那就要打个问号了。
张松还很歹毒的让俘虏在城下举着喇叭筒大喊家人们不要中了昌平君的奸计,他们是想要用你们的鲜血染红他们的爵位呢凭什么锦衣玉食享受的时候没有想起家人们,血战的时候就要家人们顶在前面啊家人们,你们不要再上当受骗啦
总之,一口一句家乡话,一句一个家人们。
这是很简单的攻心计,但是在军心动摇的时候却极为有效。
这么一波操作下来,不要说普通的百姓了,就算是郡县兵乃至很多锐士、精锐都不想打了。
打仗死的是他们的亲人,毁的是他们的家,这要是能够看到胜利的希望,那还好一些,可问题是哪里有胜利的希望啊。
尤其在带兵大将是昌平君的情况下。
如今可没有任何一个秦军将士再对昌平君有信心了。
因为害怕这些降卒再乱说,恼羞成怒的昌平君直接指挥操纵床弩,射死了两个,顿时吓得降卒们四散而逃。
然而过了不久,这些降卒们又被迫换了方向继续破口大怒直娘贼,虞人都没有杀我们,你这个害得大秦几十万儿郎丧命的败军之将、跑跑大王竟然要杀我们我等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以后就叫你熊跑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