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真正的144路夜市。
或者说,这个诡蜮的核心。
微风刮过,一张剪报吹到面前。
-----------------
《“烟火”点亮故乡夜:企业家自掏腰包建夜市,撬动家乡旅游新支点》
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位从■■山走出去的百万身家的年轻企业家,却选择了用这样朴素的“烟火气”来回报故乡。
近日由本地企业家■■■先生个人投资兴建的■■■■夜市正式开业。它不仅照亮了村子里朴实的夜晚,更被寄予厚望,成为撬动家乡旅游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支点。
“走得再远,根始终在这里。”
当被问及为什么要回乡投资夜市的初衷,■■■先生眼中满是家乡情怀。
“虽然我的企业才刚刚起步,赚得也不算多,但我还是想快点回来报答乡亲父老。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现在,也希望能让全国游客都来吃一吃我们■■山的百家饭。”
走进■■■■夜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彩缤纷的大牌坊,根据■■■先生表示,这是融合了他在城市里看到的最时兴的网红元素。
穿过牌坊,就是琳琅满目的小吃街,再往深处就是非遗匠心、音乐广场等区域,相信等张罗起来的时候,定能让游客从“可吃、可玩、可乐”等多维度感受到■■山的风土人情。
“这些年来,过境游,甚至星际游,但又有多少人关注我们本土风景?我希望这里能够让人慢下来、留下来,真正感受这里的夜晚和人情……”
-----------------
关键字眼都有黑灰遮挡。
而后面的已经被燃烧掉,什么都看不清了,但还有半张照片——
是一个看上去又高又壮还留着寸头的男子正在和一个老农模样的老汉握手,手里还一起捧着一个写着什么夜市的牌匾。
“这长得倒是有些眼熟。”柳笙努力挤着眼睛辨认。
“世界”默默一叹。
而乔语直接说出:“好像………就是那个烧烤店老板,还有螺蛳粉店老板也长这样。”迟疑道,“笙笙,都见了两次了,你还是不记得吗?”
啸天这时候吠了几声。
似乎也是在疑惑。
“咳咳,这个照片太糊了。”
不过这下总算知道应该怎么走了。
虽然这些店铺都黑漆漆的,一模一样得让人迷惑。
但如果按照那家店的方向去走,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这回又是啸天带路。
走了几步,啸天又叼回来一张纸片。
又是一张剪报,标题写着:
《■■■■夜市火灾,是当地监管力度不到位,还是私人经营导致的悲剧?》
过一会儿又有另一片剪报:
《年轻企业家兴建夜市,究竟是为了家乡,还是为了自己?》
《情怀还是生意?起底“明星企业家”■■■的双面人生》
《废墟上的反思:乡村振兴,不能只要“烟火气”丢了“安全线”》
看了看内容,基本上都是关于这个夜市兴建以后,这位年轻企业家不顾村委劝阻,执意要以城里市场化的手段经营,然而并没有真的学习到城里的先进经验,也没有做好相应的监管措施,最终没开多久,就让整个夜市都落入火海之中。
柳笙皱了皱眉。
真的是这样吗?总觉得哪里有些古怪。
不过也很快可以获得答案了。
过不了多久,终于看到牌坊的位置。
那只剩下一个巨大的黑色边框,在黑夜中留下一道庞然又扭曲的黑影,想到前不久才见到这五光十色的样子,此时看到是鲜明对比。
在牌坊不远处,是黑暗中的一点亮光。
那是从一家店铺中投射出来。
正是那家烧烤店。
周围都是烧得焦黑的废墟,唯有这家,还是那么明亮,像是没有经历过火灾的模样。
里面还是烟气缭绕的,一道高大的身影在忙碌着。
撩开塑料帘子走入其中,油脂炙烤的香气扑鼻而来,也终于看清,原来是一个没有脑袋的人,正在烤炉前摆弄着一个个烤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