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是草!”
“但马达巴卡上寄宿了卓越的工艺和匠人极致的技术,比您带来的钟表、机械更符合大会的主题。
而且您已经获得了大会的银奖...”
那位接待依旧是不慌不忙地说道,毕竟这种情况他面对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甚至搞得他都对德意志地区的人有偏见了。
不过好在每次他都能搪塞过去,然而这一次卢森堡的参展商马特罗却直接将那枚银质奖章丢在了地上,并狠狠补了一脚。
“去你的银奖!德意志的工艺技术世界第一!”
“把这个疯子赶出去!”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插曲,很大程度上就是德意志地区的民族意识正在膨胀。
不只是卢森堡,还有诸多德意志邦联内的小国觉得自己遭到不公的对待,纷纷毅然弃奖。
这种做法不光是搞得英国人有些下不来台,连带着德意志邦联中的大国,以及那些与德意志邦联联系不是那么紧密的国家也很难做。
奥地利、普鲁士、荷兰、丹麦、比利时、阿尔萨斯-洛林公爵领全都是这种情况。
荷兰、丹麦、阿尔萨斯-洛林公爵领这些地区的德意志人本就不太安生,如果再给他们找到借口,那怕是要悲剧重演。
这其中最难做的就是荷兰了,由于这个时代荷兰人和德意志人本就没什么明确界限,所以大家的立场也十分灵活。
荷兰的民族主义者可以在两个民族之间无缝切换,做什么人有利,那么自己就是什么人。
在1848年荷兰民族主义遭受重创,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变成了德意志民族主义者。
荷兰政府又是典型的弱势政府,荷兰国王威廉三世更是几经波折把自己搞成了弱势国王,国民对这个大搞荷兰民族主义,然后又光速投敌的国王实在没有任何好感。
如果不是德意志邦联的支持,威廉三世恐怕早就被愤怒的民众赶下台了。
由于距离英国最近,荷兰人也是最先收到了消息。大量民族主义者走上街头要求弃奖支持兄弟国家,但威廉三世和荷兰高层又不想放弃到手的荣誉,更不想与英国交恶。
通常来说这个时候国家的政府会选择先等等,等热度降一降再冷处理。
然而在这个民族的时代,但凡是与民族沾上关系的事情都会使人疯狂,疯狂程度则视民族强弱而定。
此时的德意志民族无疑十分强大,愤怒的民众直接冲进了市政厅,包围了鹿特丹王宫,甚至唱起了《德意志之歌》。
这让正躲在奥地利帝国使馆中的威廉三世和其亲信不由得瑟瑟发抖,因为奥地利帝国官员和士兵们或是在与之合唱,或是一脸庄严肃穆,甚至有人直接敬起了军礼。
有人觉得这就是奥地利帝国的阴谋,其实这就有些冤枉好人了。
奥地利帝国本身是不支持任何民族主义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德意志民族主义,任何宣扬民族主义的人和团体都会遭到打压。
然而...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