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茨让人拿来了两卷丝绸,上面的印花都没有明显的地区风格。
“约翰·西纳先生,您能在其中分出哪一卷是里昂丝绸吗?”
弗兰茨笑着说道,不过约翰·西纳也不慌。
“陛下,您恐怕要失算了。我的内衬就是里昂丝绸做的,只要我认真比对一定可以发现两者的不同。”
约翰·西纳虽然不是布料专家,但却是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人,至少他用过高档货绝对比那些专家们多几十倍。
约翰·西纳一面仔细摩挲,一面仔细对照,但许久他也没发现三者之间有哪些明显的差别。
聪明如约翰·西纳立刻分析出缘由。
“陛下,您拿的两卷丝绸是来自同一产地吧。”
弗兰茨点了点头。
“好,这两卷应该都是里昂丝绸。我说的没错吧?”
约翰·西纳对自己的答案十分自信,不过弗兰茨不得不给他泼一盆冷水。
“这两卷丝绸确实来自同一产地,但它们的产地并不是里昂。”
约翰·西纳瞪大了眼睛,他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毕竟那两卷丝绸与自己身上的里昂丝绸的品质是如此之像。
“不必惊讶,法国人的丝绸也没多少秘密,燃料配方,机械工艺都很容易仿制,至于具体的丝质确实有一点差别,但99%的人根本无法分清。
我们威尼斯的丝绸凭什么要比里昂丝绸卖得低?”
弗兰茨的话却让约翰·西纳更加不可思议,并非是丝绸本身的问题,而是弗兰茨的选择。
“陛下,您这样做不光毁了里昂丝绸,毁掉的也是威尼斯丝绸。以后的威尼斯丝绸只会被人当成是里昂丝绸低劣的仿品。”
弗兰茨又笑了起来。
“谁说这是威尼斯丝绸了?这是用日本丝绸做的。”
欧洲市场奥地利和法国各有各的份额,完全可以用关税将法国挤出市场。两者真正需要争夺的重点是南美和北美
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当市场上出现大量里昂丝绸和类里昂丝绸产品时,威尼斯丝绸自然而然就成了稀缺品。
而且南北美洲对里昂丝绸的认可度也没那么高,相对来说更加容易塑造威尼斯丝绸的奢侈品形象。
约翰·西纳有些惊讶于日本丝绸业的发展,但想也知道这里面肯定有奥地利帝国的支持,说不定就是奥地利的厂商直接用日本的生丝搞出来的。
实际上还真是这样,毕竟生产生态位越高赚的便越多,弗兰茨自然不可能让幕府把钱都赚走。
“陛下,您是要在美洲市场和法国人一决死战?”
弗兰茨很喜欢和聪明人说话,但弗兰茨的目的并不止于此。
在十九世纪想要建立一个奢侈品品牌恐怕需要几十,上百年的积累,然而想毁掉一个品牌的口碑几年就足够了。
“我们不急,先满足国内和欧陆的供应,然后再去争夺美洲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