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柏范郑重其事地点头,应答着退下了,李绛迁这才转身落座,将摆放在案上的玉简一一看了,等了一阵,见着李遂还从山间上来,笑道:
“倒是麻烦遂还来回折腾。”
这位好侄子摇头行礼,答道:
“叔父言重!”
李绛迁也不多说,将那阵基的图送过去,问道:
“需多久?有多少麻烦?可有什么灵资上的缺口?”
李遂还接过这厚厚的宗卷,认认真真地读罢,答道:
“禀真人,灵资不足为虑,以我家的储备,打造这阵基顶多用去十之二三,再者,如今江淮新复,偌大的地界里只有我家的坊市和灵田最为完整,北边和东边都要过来筹粮,如今一年的收入是往日的三番,在江淮的几家恢复元气前…足够我家吃个饱。”
“至于此阵…有十二道阵基,六道在漠里,这个好应付,只有另有六道在西屏,要打进山里…若是侄儿亲自操办此事,恐怕需三至五年。”
这速度已经极为恐怖,李氏是出了名的低修多,在这种事上极有优势,当年的广谷玄钉打造速度就堪称惊人,若是换了别家,没有个十几年是拿不下来的。
可李绛迁并不满意:
“太慢了。”
见这位真人皱眉摇头,李遂还顿了顿,看出他的意思,道:
“侄儿是考虑如今江淮一片废墟,各类灵资价格虚高…倘若不计较这一分成本,可以缩短些时日,若是叔父要更快…让各峰停下来,练气也翻过山,兴许可以压在两年内…只是…”
李遂还郑重地道:
“劳民伤财。”
李绛迁终于有几分满意,挑眉道:
“劳民倒也无妨,往下多补贴些资粮、多提拔些人即可,只要补偿足够多,归根到底都是钱财的事情,这伤财…需要多少花费?”
眼前的少年明白他的意思,掐指一算,答道:
“按着叔父这法子,恐怕要攀升到十之三四左右。”
毕竟往后还有个更加麻烦的立秘境,能节约一分都是好事,李绛迁皱了皱眉,喃喃道:
“果然消耗甚巨…”
见他思虑,李遂还低声道:
“我家的人是够多的,少的是修行百艺的中坚力量,好在遂宁阵道惊人,如有他坐镇,再能有十个、二十个甚至更多的阵法人才,他再居中指挥,应该大有成效。”
“李遂宁。”
李绛迁这才记起这个名字,隐约有些印象,点点头,道:
“我是听说他阵道天赋惊人,当年还惊动太叔公,既然如此,我顺势向紫烟几门借些人来…”
他顿了顿,幽幽地道:
“能省一分当然好,省不下也罢,我不管是不是劳命伤财,无论如何,一定要在两年内把阵基立好……如若不能,就不是劳命伤财的事了!”
紫府大阵自然是防卫仇敌,不必多说,李遂还已经心中有数,万分严肃地退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