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德里希皇储对于父亲的判断,表达了一定的认同:“如今日本和德国关系确实走的很近,两者未来还还真有可能形成同盟。”
“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就比一战更加扩大化,几乎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
德国和日本结盟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实在是二者利益和地缘上的互补性太强,尤其是针对苏联这个共同敌人上,两国的共同话题完全都说不尽。
苏联必然是两国的敌人,这一点是不可避免的,对德国,苏联和其在中东欧地区有直接利益冲突,同时,苏联在意识形态上对德国也不可能联合,至于前世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谁都知道双方心怀鬼胎。
对日本,日本在东亚和苏联的矛盾同样尖锐,苏联根本不可能允许日本完全征服远东帝国,毕竟,日本如果彻底掌握东亚地区话语权后,日本下一个枪口就有指向苏联的可能性。
而且,对日本权贵而言,苏联意识形态对他们同样也是致命的。
因此,德国和日本,为了应对苏联这个共同的敌人,最终走在一起,几乎已经注定,德国需要日本牵制苏联,而日本同样需要德国把苏联主要精力牵扯在欧洲方向。
当然,对于两国的靠拢,恩斯特是乐见其成的,毕竟打破现有国际秩序,重新分赃也是东非的重要目标,因此,就必须有德国和日本这种国家,充当急先锋,最终东非能分到多少蛋糕不确定,但肯定能让英国和法国等德不配位的国家,把世界市场的大头利益吐出来。
还有苏联这个国家,如果德国和日本能削弱苏联,对东非进军中东和中亚,同样是利好的。
这样一来,东非最后的竞争对手就只剩下美国,不过,东非有信心在和美国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东非和美国的利益冲突点,实际上在未来的拉美,欧洲两个主要区域,不过,两国想独吞上述两个区域是都做不到的。
恩斯特说道:“基本上,未来世界格局,将会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我们和美国已经预订了其中的两张门票,至于第三个国家,大概率在德国和苏联中决胜出,而我更看好苏联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时空里,德国的实力比前世要强悍一些,因此德国战胜苏联的可能性就增加了,但是,恩斯特还是不会因此看好德国。
就苏联那种国情,恩斯特甚至相信,就是东非和苏联做上一场,也没有把苏联消灭的可能性,而德国的实力比东非要差太多,因此,德国想征服苏联,可能性不大。
当然,现在恩斯特希望苏联取得最后胜利,还有现实的利益需求,那就是如果德国取得欧洲霸权后,东非就会变得被动。
就比如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这两个重要海上通道,如果落入到德国手里,东非想把手伸入欧洲,基本就不可能实现。
德国统一欧洲的话,它是真能通过原奥匈帝国,把地中海纳入他的掌控之下,而苏联就完全不同了,苏联想冲出黑海都很困难,因此,苏联如果胜利,也不会威胁到东非在欧洲的利益和影响力。
恩斯特说道:“一个残血的苏联,它没有办法统一欧洲的能力,因此,我希望未来,德国能最大限度的削弱苏联,而一个强大的德国,天然就能成为欧洲的领导者,这就不是我们想看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