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全世界钢铁产量超过一百万吨的国家,总计也才十二个。
这十二个国家分别是:东非、美国、德国、苏联、英国、法国、奥匈帝国、日本、比利时、意大利、加拿大、卢森堡。
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国土面积太小,而加拿大更侧重于殖民地属性,因此,当不得列强地位。
所以,现在意大利竞争世界十大强国的位置,是完全具备可行性的。
而就是这个世界十大强国之一的意大利,现在连军工业产能上完全自给自足都做不到。
意大利的军事工业只能支撑其打小规模的战争,遇到大规模战争时,就必然会出现供应短缺。
而即便是奥匈帝国西南战区的一部分力量,对意大利而言,也是很难对付的,这可以看做列强国家间实力的参差。
所以,贝尼托也不得不拉下脸,从国外进口武器和弹药,来满足现在意大利军队的需求。
贝尼托说道:“我会下令,将全国的重武器向前线聚拢,来解决我军在火力上的困境,你们要是再打不好,就等着上军事法庭吧!”
首相都这么说了,前线的意大利指挥官们自然也找不到推诿的借口,纷纷向贝尼托保证,会在一个月内把军队推进到威尼斯城。
……
一时间,意大利方面加快了对布伦塔河防线的攻势,贝尼托亲自督战,并且集中全国资源支援前线,布伦塔河防线终于出现了动摇,这迅速引起了德国的注意。
在柏林,阿道夫决定进一步增兵奥匈帝国战场。
“现在,我们在奥匈帝国的军队已经超过二十万,还有十五万的奥匈帝国仆从军,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借鉴于西南方向,意大利加快对威尼斯地区的攻势,我们必须尽快摆平奥匈帝国的叛乱问题,在年底以前,彻底拿下奥匈帝国。”
“所以,我决定再增援二十万帝国军队进入奥匈帝国,两个月内彻底歼灭奥地利联合政府,年底以前,奥匈帝国的战事要彻底平息。”
“我们要赶在意大利人拿下威尼斯之前,稳定奥匈帝国其他区域,再反过来和意大利磋商利益划分。”
阿道夫的命令很快就得到了落实,这次,通过对奥匈帝国的战争,也是阿道夫进一步收拢军权的契机。
毕竟德国军国主义盛行,军队在国家事务中甚至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只有彻底拿下军队,阿道夫的统治才能真正得到巩固。
而随着德国方面的增援,这让本就已经处于劣势的大奥地利联合政府军,也就是工党武装所面临的处境,更加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