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江南的蚕是最好的,希望江南的蚕到了岭南,能提高岭南的蚕的质量。”赵曜摸着下巴说道,“不知道江南的蚕和岭南的蚕生出来的蚕宝宝好不好。”
“应该比岭南本地的蚕要好一些。”在养蚕和种桑,还有织布这方面,贺莲芳是没有想到,但是赵曜却想到了。他当时听赵曜说要把江南的蚕、桑树、织布机送到岭南时,他还不理解,觉得赵曜未免有些婆婆妈妈。但是,赵曜却告诉他,养蚕和织布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要,让岭南那边的养蚕和织布变好,那么岭南百姓的生活也会变好。再者,养蚕、织布、刺绣能让岭南百姓赚钱养活自己。
“希望岭南日后能织出好的布料。”只要织出好的布料,就能卖到安南和暹罗等外邦,到时候能赚不少钱。
“差点忘了告诉你一件事情。”贺莲芳忽地想起来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忙从怀里拿出一封信递给赵曜,“你看看。”
见贺莲芳的神色有些凝重,赵曜的心里咯噔了下。他边接过信,边问道“出了什么事情”
“岭南有一条河叫岭河,你知道吧”
“知道啊,岭河贯穿整个岭南,是岭南最大的河流。”赵曜问道,“岭河出事了”
“今年的岭河又不太平,很有可能又要涨水。”岭南那边的雨水一向都很多,每到夏天还经常下暴雨。如果暴雨过多,就会导致岭河的水位上升,然后就会闹洪灾。
岭南那边时常闹洪灾,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真的不是在骗人。
朝廷对岭南的管理一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岭南那边发洪水,朝廷只会敷衍一下,不会真的派人去赈灾修河。
赵曜看完信,眉头紧皱起来,脸色有些沉重。
“看来,等我去了岭南,还要修河。”朝廷不管岭河,那只有他这个岭南王管。他总不能不管岭南百姓的死活吧。“这修河要花不少钱,幸好我机智地问父皇要了三层的茶税。”
“岭河修好,能造福岭南许多年。”
“我发现岭南就是个吞金兽,处处都要花钱,而且花的钱还不少。”赵曜眼神哀怨地瞅着贺莲芳,“二叔,你可把我坑惨了哦。”
“建设岭南是要不少钱,等建设好后,岭南能给你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这倒是,不过一想到要去岭南就要花很多钱,我就心疼。”
“你什么时候变成守财奴呢”
“二叔,你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贺莲芳懒得跟赵曜说钱的事情,“我又派人从北边和西边买了不少人,已经送往岭南了。”
正在喝茶的赵曜,听到这话吓得呛到了,一张脸顿时咳得通红。
“又买,这次又买了多少人”
贺莲芳轻描淡写地说道“不多,就几百人。”
赵曜猛地站起身,大叫道“就几百人”
听到赵曜这般大呼小叫,贺莲芳有些嫌弃地说道“几百人又不多,你大惊小怪什么。”
“几百人还不多”赵曜坐了回去,把身子凑到贺莲芳的面前,“二叔,你这些年买的人,加收留的人,差不多有两三万人了吧,这还不多吗”
“你觉得两三万人多”
赵曜听到这话,没有忍住地翻了一个白眼“我一个亲王养两三万私兵,这还不多么”
贺莲芳语气非常不屑地说道“两三万多个屁。”
“二叔,跟你以前掌管几十万大军相比,那肯定不多,但是跟其他亲王相比,两三万人严重超标了。如果让朝中大臣知道,他们肯定以为我要造反。”按照规定,大周亲王的亲兵和侍卫加起来,只能有五千人,绝不能超过五千人。一旦超过五千人,就会被判定擅自养私兵。养私兵的罪责非常大,会被认为谋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