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健康的,科学的,符合政策需要的,所以我不建议动。”
他的话并没有给老李增加多少信心,眉头还是皱着。
“说具体点。”李怀德靠坐在椅子上,看着他问道:“两个方向都不动,还是——”
“一动两不动。”李学武先伸出了一根手指,随后又伸出了两根,道出了回答老李的答案,“我刚刚说了现有的人才培养机制不用动,联合学校不能受到这一次政策变动的影响。”
“联合学校培养出来的干部和工人才是红星钢铁集团稳步前进和发展的能量来源。”
李学武认真地回答道:“这一点坚持不动摇,关于人才吸纳的政策也不能动摇。”
“不管政策如何变化,集团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客观存在的,必须进行科学的补充。”
他捏了捏手指,继续讲道:“这是两不动,我再给您汇报我觉得应该动一动的。”
“人事工作可能要动一动。”
“说一说,怎么个动法。”李怀德坐直了身子,强调道:“是大动,还是小动。”
“政策都已经下来了,大动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小动调整方向就可以了。”李学武轻声讲道:“到什么时候,咱们自己不能自乱阵脚。”
“嗯嗯,你说的有道理。”李怀德也是凑近了身子,点头讲道:“你对政策的研判和解读能力我还是比较信任的。”
“那我就讲一讲我个人的意见和建议。”李学武认真地讲道:“上面的意见恐怕是受到了咱们联合学校的影响。”
“什么意思?”李怀德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你的意思是说,上面对咱们办学形式有意见了?”
“不一定,我觉得应该是一种思考。”李学武仔细想了想,讲道:“要办大学,咱们厂是走在了前面,且招收的都是职工子弟,与政策虽然不是同一个方向,可并不完全冲突。”
“现在要补充的是关于从厂现有职工中选拔出优秀的人员进行理工科大学教育。”
“嗯,我想想啊——”李怀德眯着眼睛思考着说道:“咱们这步路并没有走错,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咱们也在做,只是没有形成大学教育。”
他手指无序地敲着桌子,道:“如果变换一种教育形式呢?从时间和规模上……”
“我能考虑到的是招生范围。”李学武轻声提醒了老李道:“今年已经过去了,从明年开始,恐怕职业教育学院这边要扩大招生范围了。”
“你是说——”李怀德微微错愕,想了半天,经过李学武的提醒,这才反应过来,关键点是在这里,“上面是希望咱们从培养的范围做出改变?”
“这只是我的猜测。”李学武微微摇头道:“这份意见不仅仅是针对咱们的,我是站在咱们集团的角度来考虑这项政策,应该怎么应对。”
“嗯嗯,你说的对。”李怀德连连点头,道:“不管政策是怎么来的,还得看咱们怎么干。”
他好像理解了李学武话里的意思,“那就从这几个方面做一些工作和调整吧。”
“那我总结一下您的意见。”李学武轻声讲道:“首先稳定现有的人才培养和招纳渠道,其次尽快筹划内部优秀人才大学培养计划,最后要求职业技术学院于明年扩招。”
“嗯,没问题,就这样吧。”
既然已经理清了思路,老李也恢复了本来的“睿智”模样,沉稳地点头应了李学武的总结。
“哦,对了,还有一个事儿。”他点头过后,又看向李学武强调道:“上面有意见要求各工厂和企业组建思想宣传队。”
“现在还没有确定的要求和行动方案,但已经给了提示,要做好准备。”
李怀德看着李学武,目光里带着一些惊艳和佩服,“文工团在变革中保留文艺宣传工作队的意见,你是有先见之明的。”
“真不好说,我也是连猜带蒙。”李学武摇头苦笑着感慨道:“您也知道,我对上面的政策一直抱有时刻准备着的态度,所以——”
“嗯嗯,我非常的理解。”李怀德点点头,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有的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准备,咱们厂能否走到今天。”
“您太高抬我了——”
李学武轻笑着站起身,示意了手里的笔记本说道:“我现在就去联系相关部门负责人开会,尽快把这件事落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