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家电不用愁,集团三产里尽可以挑选,要是喜欢好一点的家具,他也可以跟大姥这边交代,量尺寸订制一套。
其他的软装和准备就没什么了,当姐夫的可以帮忙张罗,也不能越俎代庖。
毕竟房子装修还得看小两口的喜欢,未来是两人住在那边。
像母亲和老太太说的实在亲戚,这一点李学武承认,姻亲不是亲那就没有亲戚了。
小舅子能把家按在他眼皮子底下,也有他主动照顾的意思。他能看出这是丈人和丈母娘的意愿,当姐夫的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这天下的夫妻也不尽是他和顾宁这般和和美美,从结婚以后从未有过矛盾。
年轻男女,但凡有一方成熟,也不会出现打架拌嘴的时候,可这种情况得多难得。
李顺和刘茵对儿子愈发看重和满意的主要原因便是从不用他们为小两口操心。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养儿育女,日子过的井井有条。
李学武丈人和丈母娘亲近他,尊重他的原因也大多是如此。都在京城居住倒也不用这般担心,金陵距离京城千里迢迢,两口子哪有不担心闺女的婚姻是否安康和美的。
丁凤霞见人就夸姑爷,也不是没有哄着他的心思,一颗心还是为了闺女。
对顾宁都是如此,对顾延更是担忧。她多精明,儿子的吊儿郎当和准儿媳的认真正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要不是看着两人凑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她可不敢相信两人能成为夫妻。
李学武笑言这叫琴瑟相合,性格互补,丁凤霞也见了不只一对儿,虽然面上欢喜着,可还是放心不下。如果小儿子两口能在姑爷眼皮子底下生活,有个矛盾也好有人解决。
他们在金陵,就算知道了也鞭长莫及。
小夫妻更是不能经常吵架,本就都是青春烂漫的年龄,吵的狠了容易伤感情。
但凡有人压一压,时间一长也就磨合了。
所以说丈母娘表面上托他帮助小舅子买房筹备婚礼,实际上是将小两口托付给他照顾。
“工人新村的房子怎么样?”
李雪也收到了礼物,是顾宁同母亲逛商场时一起挑选购买的钢笔。不仅李雪有,参加工作的赵雅芳、李学文、李学才和姬毓秀都有。
只是这会儿李雪的注意力被二哥同母亲的对话吸引,主动问起了房子的话题。
“怎么?想独立出去了?”
赵雅芳哪里看不出小姑子的心思,故意逗了她道:“是不是在家住着耽误处对象了?”
“我要相处对象,住哪都不耽误——”李雪有些羞了,揽住了坐在一边大嫂的肩膀晃了晃,道:“您还说我,当初是谁要分房的?”
“呀?——”赵雅芳听得出来小姑子说的是六五年学校里分房,她和李学文还是借着二小叔子李学武的光分到一处一居室的住房。
只是这几年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二小叔子和小叔子都有了自己的房产,公公婆婆虽然没有要求他们,可终究是定了大房养老的规矩。
再加上这两年形势变化,又有了李唐,她便早改了心意,还是觉得住在四合院里舒服。
有人帮忙带孩子,回家有口热乎饭吃,不比住在学校住宅里自己张罗着要强?
不过学校那边的住宅他们也没有浪费,简单收拾了一下,用来防备恶劣天气。
要是天气不好,交通不方便,两人就会在学校那边留宿一晚,省的来回折腾遭罪。
正因为这个,听见小姑子的“指责”她才好笑地转过身问道:“你也怕雨雪天气?”
“怎么不怕,我现在可没有方便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