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小王同学一句话,聊天的氛围顿时一松,虽然还有所跑偏,但已经比刚开始强了很多。
小王同学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家里还有半瓮丈夫之前准备下的玉米……
唐植桐来到押运处,将这几天的工作火急火燎的处理了一下,收拾下东西就准备往食品厂赶,提了冰棍以后,自个还得去为参加劳动的职工、学生做菜呢!
不过走到门口,唐植桐又退了回来,将最近积累下的报纸捆了一下,打算一块带到农场。
虽然方圆领着人挖了临时厕所,如厕的蹲坑算是有了着落,但由于这几天干粮不限量,大家敞开了吃,排泄的频率和数量就多了起来。
这一多起来不要紧,擦屁股的纸张一下子就捉襟见肘了,就连生产队的报纸都被拿过去凑了数。
生产队的报纸并不多,因为生产队都是一边攒、一边分给社员糊墙。
这一下,此次前去农场参加劳动的职工和学生体验了一把树叶、草叶,甚至土坷垃与屁股亲密接触的滋味。
很多人由于平时养尊处优,一时操作不慎,着实当了一回三哥,从厕所出来后又是拿土搓,又是用水冲,那场面简直没眼看。
从押运处出来的时候,唐植桐捎带手的把这两天的报纸都领了,打算一块带到临时驻地。
来到食品厂,唐植桐除了冰棍,还打算要一整块冰。
在排队付款的时候,唐植桐听到前面前来买冰棍的小商贩问道工作人员:“同志,今天有零售三分钱一根的水果冰棍吗”
“没有,还得过些日子。”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头也不抬的回道。
“那个好卖,不能现在生产些吗”小商贩不死心。
“工厂有工厂的生产安排,我说了不算。你提不提货不提往旁边让让。”工作人员不耐烦的怼道。
小商贩哑了火,提肯定要提的,不过得少提点。
唐植桐不明所以,在后面问自己前面等着提过的另一名小商贩:“同志,以前还生产过三分钱的冰棍”
“你刚干这一行”小商贩回头打量了一下唐植桐,穿着很板正,又是一身制服,根本不像是干这一行的。
“哦,单位安排我下乡送清凉,不在城里卖。”唐植桐还以为人家担心竞争,一边回答,一边给小商贩递了颗烟。
“怪不得看你眼生。前两年生产过,还登过报纸,卖的挺好。”小商贩一看烟是大前门,脸上就有了笑容。
不仅有了笑容,还在填完提货单后,将唐植桐拉到一旁,说了说三分钱的水果冰棍:“这冰棍啊,有钱人不爱吃,没钱人吃不起……”
(图为1957年7月12日《北京日报》第2版,《三分钱一支的冰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