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保证完成任务!”虽然多加一个汤就多一份劳动量,但做汤比炒菜容易,大部分时候只要看着锅将水烧开就行。
下午,其他同事午休,唐植桐照例去食品厂提冰棍。
等回来再分发的时候,麦场的小社员就多了一些,而且也没那么怕唐植桐了。
在第二轮分发冰棍的时候,由于闻讯赶来的小孩子越来越多,差一点冰棍就不够分。
下午收工前,方圆对农场社员的家庭情况也掌握了个大概,拉着苏庆祥商议该如何帮农、助农。
“生产队这边收入不大行,去年一个纯劳力算下来才折合二百来块钱,扣了全家老小的吃穿住用,走人情的婚丧嫁娶,孩子上学的钱、养老出殡的支出,再加上去年冬天粮食不够吃,有不少家庭还去集市上买过粮。
一年下来,很多家庭不光剩不下,还欠一屁股饥荒。”
方圆一边抽烟,一边看着小本本,跟苏庆祥介绍着自己记下来的情况。
方圆的文化水平确实不怎么样,但通过大半年的恶补,已经能独立读报,记个笔记啥的问题也不大,无非就是画圈的地方多了些,每逢不会的就画圈,反正他自己能看懂。
“你想着怎么个帮扶法”苏庆祥没有在农村工作过的经验,对此不熟悉,打算先听听方圆的意见。
“咱们市局接下来还有没有临时工的用工机会”提高社员的收入是最直接的帮扶方式,方圆想了一圈,觉得以临时工的名义选一部分困难家庭的劳力去市局参加劳动是一种比较稳妥且立竿见影的方式。
“没有。不瞒你说,我最近听到个消息,上面有继续压缩职工的想法,咱们市局下半年能保持住现有的工作岗位就不错,不可能再增添人手。”苏庆祥知道方圆说的办法见效最快,但他力有未逮。
这次从城区到农场一路走来,苏庆祥发现越往南越贫穷,城根儿的社员还能有身体面的衣服,而这边的社员基本人人身上都有补丁,甚至有人麦收都穿短裤。
麦芒、麦叶扫过裸露皮肤的感觉并不好受,谁又乐意穿短裤呢还不是因为穷
看到这样的情况,苏庆祥也想帮,但没有发现很好的办法。
“要不……买些鸡给农户代养”既然上面有政策,方圆也没了好办法,急的脑门刺挠,突然想到了调查过程中有妇女说起过想养鸡。
“前两年,社员已经把家里的鸡卖的差不多了,现在鸡蛋紧俏,如果每家能养上一只母鸡,一年就算下100个蛋,也是个不小的收入了。”方圆家钢蛋还小,这阵子家里想方设法的买鸡蛋,隔三差五给他补充营养,方圆可太知道鸡蛋的价格了,养一年母鸡,社员不仅能将母鸡的本钱给收回来,还能有效能增加收入。
“上哪弄这么多母鸡就算我帮着协调,他们掏得出这部分钱”苏庆祥知道现在生产队的鸡不多,前年公社化之前,有人将家里的家禽清空;去年生活困难,家里还有家禽的又清空了一批;到了今年,鸡都卖的差不多了,鸡蛋的供应也越来越拉。
如果能养鸡的话,一个鸡蛋就能有好几毛钱,倒是一个不错的生财之道。
“能不能市局先把这部分钱垫上”说这话,方圆就有些心虚了,帮社员跟工会出面帮职工不一样,这么做不符合规矩,万一有人追究,后面很难收尾。
“你是觉得我活得太自在是吧”苏庆祥白了方圆一眼,资肯定是没法垫的,这个办法也不用考虑。
“嘿嘿。”方圆自知理亏,不好意思的笑笑,往地上一坐,又掏出烟来分了苏庆祥一颗,点上后,徐徐说道:“那就只剩最后一条了,咱们职工和社员结对子,一对一或者多对一帮扶,给困难社员凑出一只母鸡来。”
“这……倒也是个办法。”先不说货源,一只母鸡不便宜,苏庆祥想反对来着,但自己也没有好的办法,最终还是点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