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的戈壁滩一眼看不到边。
李爱国本来以为五一九队的勘探基地设在无人区,等随着赶路陆续发现骆驼的脚印,才意识到自己犯了个严重的错误。
五一九队足有大几百号人,要保证这么多人的吃喝用度,没个稳定的供应点可不行。
车队在戈壁里颠了两天,总算到了akt县。
县城不大,却有个地质部的供应站,队员们总算能歇口气。
李爱国在街边馆子吃到了兰州拉面,汤头飘着辣子油,喝一口混身暖和,连说“地道”。
他正琢磨着这大概就是基地了,唐光武端起面碗,把最后一口面汤喝得精光,抹了抹嘴说:“早着呢,这才刚到中转站。”
休息一上午,车队再次出发。
这次整整在路上奔波了将近三天,进到了sl县境内。
这里是塔里木盆地的西北部,原为古疏勒国的一部分,前些年考古队曾在这里发现过西汉时期的文物。
李爱国正盘算着下车能不能捡个老物件,车队却没进县城,顺着一条崎岖的路往南拐。
这里的路大多建在河沟中,为自然碾压而成。
卡车上拉满了个人行李、设备,路况相当差,坑洼不平,坐在车上颠簸得厉害,个个东倒西歪,抛高随低。
就连李爱国这个老火车司机也有点受不了了。
又奔驰了四五十公里,车队终于抵达此行的目的地塔孜洪公社。
公社其实跟乡镇差不多,塔孜洪公社只有简易的一条街道,一字排列着机关、邮局、学校和粮站等。
所谓的商业机构就是一个供销社,一个卖手抓羊肉的国营食堂,价格不贵,三毛钱一斤羊肉还送一碗肉汤。
街道上的人对五一九队早就熟悉了,对那些全副武装的警卫班熟视无睹,走在街道上有不少人跟唐光武打交道。
“老唐,你们又弄到了新玩意?”一个体型偏胖,身穿中山装的中年人来到食堂跟唐光武打了招呼。
“是啊,歇口气就回队里。”唐光武跟他熟络得很,却半句没提地质勘探钻井机的事。
六哥正捧着碗肉汤喝得香,见李爱国打量那人,低声介绍:“这是塔孜洪公社的头人,亚力坤,意思是‘火焰’,队里年轻人都喊他‘火焰大叔’。”
他扒拉了口肉,又补充道,“解放前是部落首领,不过人挺好,对咱们队里帮衬不少。”
“头人?”
“头人?”李爱国愣了一下,瞅了瞅街上穿民族服装的老乡,才反应过来自己少见多怪了。
这边的情况不一样,解放后还留着些原来的老人,政策也灵活些。
亚力坤跟唐光武寒暄完,目光落在了李爱国几人身上,用蹩脚的中文问道:“同志,你是文化人吧?能不能到我们的学校里当老师,几天就行。”
李爱国摸不清他的用意,站起身说:“抱歉啊,眼下还有工作,要是有空,肯定乐意去。”
亚力坤似乎对老师有什么执念,此时还想再询问其他同志,被唐光武拉住了胳膊:“老火,这阵子勘探队的工作很忙,再过一阵子,我派几个汉语水平高的年轻人过去。”
亚力坤这才笑了:“那咱们一言为定。”
“你等着,我先把劳动报酬付给你们。”亚力坤冲着身后一个半大的娃子用当地方言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