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手像管子一样,稳稳地控住枪杆。
后手像锁头一样,牢牢地握紧枪杆。
枪未扎出时,枪杆一般要紧靠腰腹,右手握把在右腰侧,左手向前持中,有所谓“后手着腰,前手中平”之说。
前手仅作为一个滑动的支点,并不使力,只有这样才能扎得更稳、更远。
若是打个形象的比喻前手是稳定弹道的“枪口”,而后手则是发射子弹的“底火”
至于“枪不露把”,并不是指枪尾不露出后手,而是后手不超过腰侧。
格挡防守与“拦拿”动作时,后手始终在腰侧章门穴附近,不露到身后。
通过前手滑把,腰身蓄劲,后手发力前推枪杆如此,便是标准的扎枪
菜鸟常犯的错误,就是以双手使力扎枪。
双手同时发力此等方法似乎能将长枪扎得更快、更有力。
可实际上,这会加大动作的幅度,平添破绽,使姿势变得僵硬,缺少灵活性,而且扎出的距离很有限。
“”
青登屏气凝神天赋“聚神”发动岔开双脚,握紧剑柄,扬高剑身,摆出霞段构式。
剑尖遥指对面的枪尖。
二人双双进入心神专注的状态。
这一霎那,他们之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氛围。
冷不丁的,青登倏地感到心脏用力地跳动了几下,敲响了剧烈的“警钟”这是他的身体在传导“危险”的信号
“橘君,我上了。”
东城新太郎淡淡地说。
就在他语毕的这一瞬间,那长大的枪杆自其前手中凌空射出闪电般刺向青登的躯干
速度实在太快了
除了土方岁三、近藤勇等极少数人之外,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清他是如何出招的
青登的眸光微凝。
东城新太郎的枪速,终究是不抵天赋“鹰眼5”的动态视力
就在对方扎枪的几乎同一时间,他暗使一股狠劲儿,猛地将刀往上一挥。
竹剑与木枪,再度在半空中互击作一块儿。
青登的这一刀,并不是单纯的防守。
看似普通的上挥,蕴藏着凶悍的力道与凌厉的招法。
青登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以力破力”
挥出强而有力的斩击,直接击飞东城新太郎的木枪。
可没承想待到剑枪互击的这一瞬间,青登顺着剑身所感受到的“厚重”,远超其预想
尽管他已使出不少的力气,但东城新太郎依旧牢牢地握紧木枪。
前半秒钟,那包着布团的枪头还在青登的跟前。
等到后半秒钟的时候,他的后手便如捋虎须一般,向后一拨拉赫然已经收回了长枪复归“待发射”的状态
再过半秒钟,犹如迫击炮一般的凶悍刺击,再度刺向青登
青登就像是打棒球一样,反复做出“挥棒”的动作,一下接一下地击飞迎面袭来的“白色布团”。
东城新太郎则跟个无情的“发球机器”似的或者说是跟个“炮台”似的反复射出恐怖的“炮弹”
他这肥硕巨大的身躯,更是落实了其“炮台”的形象。
刺破空气的出枪声。
砍破空气的挥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