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联合三院主导的‘天梯一号’碳纳米管轨道电梯同步启动招标,未来将直通‘天宫’港……”
“牛逼啊,这就要上月球了?”叔叔瞪大了眼睛。
“换台换台,”婶婶挥了挥手,“上月球又不关咱们事,不如看看天气预报,听说又要吹台风了!”
路谷城依言换台,不过气象预报的画面也变了,不再是简单的卫星云图和主持人比划,而是整个大气层的全息投影在演播室里缓缓旋转;气流的涌动、云层的形成消散、洋流的细微变化,都以清晰的、动态的、由无数细小光点构成的流体模型实时展现,洋流与季风化作交缠的蓝绿色光带。
当然路谷城,还有很多像婶婶这样的是看不懂这些的,所以有一位预报员就站在投影中央观众讲解:
“受解析自全新的‘元素涡流预测模型’修正,第八号强热带风暴‘凤凰’将向东偏移约60公里,强度减弱一级,受影响地区……”
“这……这也能算出来?”叔叔喃喃自语。
他想起小时候,一场不期而至的暴雨淋透了全家晾晒的稻谷。那时候的天气预报,模糊得像个谜语。
“谁知道准不准,”婶婶撇撇嘴,注意力却被全息投影旁边一个滚动的小窗口吸引了,“哎?那是什么?”
那是一个实时更新的“城市微环境指数”,精确到他们所在街道的pm2.5数值、噪音分贝、光照强度,甚至还有空气中某种特殊“惰性炼金尘埃”(新闻里新出现的名词)的浓度,全都清晰地显示着。
更神奇的是,指数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图标,是一枚盾牌形状的徽章在发光——那是新成立的“环境净化与炼金物质管理部门”的标志。
世界的变化,不再仅仅是新闻里遥远的大工程,它开始精确地渗透到每条街道、每口呼吸的空气里。
看完天气预报,叔叔有些茫然地继续换台。
一个农业频道,解说员正向观众介绍农科院最新的‘无土培育’成果,太多专业术语叔叔听不懂,就听懂了“生长周期缩短至传统农业的三分之一,单位面积产量提升五倍,且完全规避病虫害与农药残留”;他还看到一个像是年轻了十几岁的老人兴奋地在那一排排种植着稻米、但悬浮在空中的透明玻璃槽中来回渡步。
“菜还能这么种?”作为家庭主妇的婶婶惊呼出声,眼睛瞪得溜圆,“这以后菜价也要降了?”
她下意识地看了眼厨房菜篮子里那几根还带着泥点的黄瓜,感觉像是出土的文物。
一个教育频道,一位白袍上有着一枚半朽世界树徽章的白发教授正在全息投影上拆解一个由光纹构成的复杂立体结构:
“……这就是‘言灵·刹那’的局部时间膨胀效应在微观粒子层面的数学模型!注意其与广义相对论的兼容性修正……”
教室里如饥似渴的学生们正在疯狂做笔记。
……
叔叔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这感觉就像是他第一次坐飞机一样,看着舷窗外的大地变得渺小陌生。
只不过这次变得陌生的不是大地,而是这个他生活了几十年的世界。
隐约能听见隔壁家小孩的哭声和大人的张狂大叫:
“别哭了!你再哭我也不知道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是啥!谁让你上课不好好听讲!实在不行金木水火土里边蒙四个进去得了!”
“坏了!”婶婶一拍大腿,后知后觉地惊叫道,“现在世界变化那么快,得赶紧提前给咱家鸣泽挑个好专业!万一选了个废专业以后找不到工作,那咱俩就别想着退休享福了!”
“专业?就这个形势发展下去,我估计天体物理,还有那个啥啥龙族炼金学会很热门……”
“快看!是明非!”婶婶突然拔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话。
路谷城猛地回神,才发现自己随手按到了综合频道,屏幕上正直播着一场庄严肃穆的全球峰会场,巨大的环形会场坐满了各国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