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室之有也。
荀彧向曹操提出奉主上以从民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雄杰,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
民望者非指庶民,乃指望族也。即要求曹操顺从士家望族、降服诸侯豪杰、招揽天下英雄。曹操初始严格按此做,然而,官渡之战后开始大肆招揽和封赏寒家人才,必然有违荀彧初衷。
荀彧佐曹操而兴之,举贤用能,训卒厉兵,决机发策,征伐四克,以弱为强,化乱为治,十分天下而有其八,其功岂在管仲之后乎
管仲不为其主公子纠而死反而归顺公子小白齐桓公,荀彧为坚守汉室而死,可见荀彧之仁复居管仲之先矣
荀彧先后举荐过戏志才、郭嘉、荀攸、钟繇、杜畿、严象、韦康等人才。
当初劝曹操取兖州,官渡之战最危时劝曹操坚持不要退还许都,乃荀彧一生最大的二次明策。
十二月,有慧星扫过五诸侯。传言此示帝心和重臣不利,或应荀彧之死。
民间算卦有录曰
五诸侯五星,在东井北,主断疑、刺举、戒不虞、理阴阳、察得失,亦曰主帝心。
一曰帝师,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五者常为帝定疑议。
星明大、润泽,则天下治。五礼备,则光明,不相侵陵;暗,则贵人谋上;芒角,祸在中。
岁星犯之,兵起三年。荧惑犯之,大臣叛不成。太白犯之,诸侯兴兵亡国;经天昼见,则诸侯受诛。
客星犯,王室乱,诸侯亡地,秦国殃;守之,诸侯亲属失位。
彗、孛犯之,执法臣诛,又曰贵臣当之,期一年。
云气犯之,色苍白,诸侯有丧;不,则臣有诛戮。天下表大水。
韩遂猜曹操是想先将魏郡变成魏国,自己先当魏国公,再当魏王,最后是否代汉尚不得而知。
其南击孙权本想再积一个大功勋堵住天下人的嘴,然后做魏国公。
曹操没想到跟随自己多年的荀彧成为当魏国公的第一反对者,荀彧没有选择,只能以死明志。
朝廷中汉臣大半都是荀彧提名所选拔,之后曹操很有可能对这些人下毒手。
韩遂一直有幻想荀彧能说服曹操接纳自己,听闻荀彧死讯后非常伤感和绝望。重做汉臣、匡复汉室之梦此生难成真矣
荀彧初衷或想扶佐曹操恢复汉室,自成文官领袖,曹操成武将领袖。而曹操的初衷或同荀彧。待荀彧发觉曹操已改初衷时为时以晚,无力回天也,唯有自尽,给曹操留下逼死自己的恶名,为曹氏埋下祸根。
韩遂原本将荀彧当做候选人之一,让张姜子带引弓门客子孙转成的新剑客助其暗击曹氏,可荀彧没忍耐住就死了,实在可惜,看来要另挑一、二个人选。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