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依依立刻垮起小脸,凶巴巴地瞪他,半晌憋出一句,“你过来就是为了专程嘲讽我吗?”
“给你升个职,感兴趣吗?”宋河问。
“升职?”赵依依一秒变脸,茫然懵懂,“我都园长了还能怎么升职?”
“乘黄天才儿童教育慈善基金会,了解吗?”宋河问。
“我们私底下都叫乘黄儿童基金会,全名长到有些呆……要让我去执掌基金会吗?”赵依依眼神亮起。
“那么多钱交给你管,你有那才能吗?”宋河诧异,惊诧于她的异想天开。
“少啰嗦!”赵依依凶巴巴。
“外星动物园很长一段时期就像猩猩猴子们的学校,你最初的工作内容更像校长,所以我想你负责乘黄天才学校很合适。”宋河从兜里摸出手机,展开放在桌上,轻点几下,朝桌对面推了推。
看到屏幕上的内容,赵依依吃惊挑眉。
崭新的一座座校园照片,漂亮宏伟,背景有深山有荒漠有繁华都市,虽远远没有前科大那么顶奢,但放在中学里也算条件中上的,食堂窗口众多,双人间宿舍宽敞明亮,甚至还有游泳馆和室内羽毛球场。
操场照片里的旗杆相当瞩目,像联合国总部一样准备了好几排旗杆,暂时还没挂旗,但显然不会空着,一股子地球村的气息。
“这都不是实拍照片,是很逼真的效果图,校舍正在建设,大概下个月才陆续竣工。”宋河说。
“乘黄天才学校……就是从全世界网罗来的小天才是吧?”赵依依认真起来。
“没错,目前第一轮天才筛选刚刚结束,筛了120个国家和地区,筛出智商150以上的儿童约3000个。”宋河道,“这些孩子暂时还没送来,得等学校准备好了再送来。”
“筛了120个国家,才筛出3000个吗?这么少?”赵依依意外,“我以为得几十万人呢!”
“人手有限啊,才第一年开始筛嘛,虽然遍布120个国家,但又不是地毯式的筛,只筛了一部分,况且3000也不少了,都是些穷的没饭吃的地方,哪怕突变出个高智商基因,也八成饿的发育不良智力衰退。”宋河说,“好点的地方筛一万个孩子能筛出一个150的,差点的地方筛五六万个孩子才能筛出来一个。”
“比例也低啊……”赵依依盘算,“国内每年高考几百万人,985院校收二十多万人,哪怕只有一半人智商在150以上,也是每年十万人,按比例算差不多百分之一?百分之一和万分之一差了一百倍啊!”
“没那么多,你估的太高了,这种事儿不能一拍脑门,150是很夸张的概念。”宋河摇头,“国内天才率也就比我们筛的其他国家高个七八倍吧,因素很复杂,基因偏聪明是一方面,很大功劳还是义务教育和营养保证,大脑有可塑性,从小头疼数学题和从小天天看蚂蚁上树,最后会有差距,从小能吃饱和天天吃不饱也有巨大差距。”
“所以基金会打算从全球范围筛出多少小天才?”赵依依问。
“多多益善,但各方面因素干扰,不是咱们能痛痛快快随便筛的,最初我定的目标是每年从全球筛一万个神童出来,但基金会各方面给我反馈的数据来看,即便加大投入,每年能筛六千个就很不错了。”
“每年六千个,相当于一年两所中学?”赵依依说,“两所小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总共六个学校就足够了,但你照片上明显新建了不止六个学校啊?决策失误吗?”
“暂定是九所学校给这些小天才用,但不会是固定的校址,而是每两年一换。”宋河解释,“新建的这些学校最后都要捐给各地,乘黄基金会不断建新校。”
“等会儿……”赵依依有点迷糊了。
“拿京海七中举例,记得七中吗?”宋河问。
“记得记得,京海市最差劲的学校!”赵依依连连点头,“七人间宿舍,高一高二宿舍没空调,一到夏天七中倒霉蛋们经常中暑,操场塑胶跑道像狗啃的一样,晚上跑步能磕掉牙,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天天忙着打虫子,怎么打也打不干净,因为学校旁边就是玉米地,地里每次一喷农药,铺天盖地的虫子跑来上学。”
“你知道的这么详细?”宋河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