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的身体素质拼不过七十多岁的老头,听着蛮惊悚的。
“第七,避嫌保密。”宋河道,“很多原本你们能挣的钱,因为智库身份就不能去挣了,亲属也不能去挣。名声荣誉也要舍弃掉很多,身份得保密,工作内容也得严格保密,时刻小心泄密,提防认识的任何人,一辈子不能醉酒。”
夫妻俩一条接一条罗列,前后说了18条标准要求。
三个神童听的脸色泛白。
“就这些。”宋河说完,目光扫过三人,“决定一下,你们三个谁进智库?”
“我……我不想进。”杨玉支支吾吾,“太耗时间了,我还想做技术。”
“智库这个职业非常重要,给国家出力也义不容辞,但真的太花时间了!”袁天罡愁眉苦脸,“进智库要牺牲掉很多搞科研的时间,我觉得我把时间拿去做技术,对社会贡献会更大一些!”
“是啊……我们都习惯做技术了,这个智库非得让我们这种科学家进去吗?不应该找专业人士去研究决策吗?”齐风为难。
宋河笑了,“专业人士?你们就是专业人士啊!谁比你们更懂天才群聚的科研模式?谁比你们更懂技术进步能带来的社会效益?谁比你们更耳濡目染科研圈高校圈的现状问题?”
“或许占用你们一些时间,你们少做五六个技术专利,但你们在智库里为科研圈发展献计献策,可能会让全国科研产出上升2%,那会是每年几万个新增专利!”相晓桐劝道。
“院长,那……你们也是智库成员吗?”杨玉问。
夫妻俩对视一眼,同时笑了。
“我们属于决策层。”相晓桐笑道,“我们有困惑会咨询智库,智库给我们提供很多建议、方案和调查报告,关系密不可分。”
“我们管理的企业覆盖成百上千万员工,我们的院士身份能调动很多学术圈资源,前科大有四所学院是我们直接管理,还有覆盖一二本院校的订单班,各高校的合作模式,乃至很多大学专业的教科书,产业发展的宏观方向,金融秩序的塑造等等。”宋河道,“每天我们都在这些方面做决策。”
周围神童们一阵笑,杨玉尴尬地笑着抬手捂脸,意识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
确实,院长哪还用什么智库身份?本身直接就是决策层!
掌管拥有这么多公司、基金会、学校、科研院所,院长一道命令下去立刻有上百万员工学生跟着动!全世界都在紧盯院长的一举一动!
“我最喜欢的也是在实验室哼哧哼哧搞研发,但我每天都抽出大量时间来看公司学校的情况,必须这样才能干成很多事情。”宋河循循善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