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靖难② 白沟河(2 / 4)

战争,除了战略和战术,拼的还是人心。朱元璋敲着桌子,在心中深思。

最开始,他看到有人愿意反水相助燕王时,他不觉奇怪;后来看曾经的手下愿意在他举起反叛大旗时举兵来投,他作为天子有怒意,但作为父亲觉得这小子确实有些本事。

如今看到他手下的兵不哗变不拖沓,保持着天幕说的那什么,“高机动性”,每次都直击敌人的薄弱处,将朱棣的指令完成得彻底,他再观察天幕上这个儿子,就只剩一句“理应如此。”

郑村坝之败后,朱棣攻大同,耗了朝廷军的心力,又不断和大侄子李景隆打嘴仗,写点小信谴责。彼此心知肚明,有些事就要来了,拼的是真刀实枪你死我活,而不是后人故事里的天命。

白沟河之战,整个靖难人数最多,打得最惨烈的一场。如果说之前几场可以用谋划或地势差来达成胜利,这场战斗就是很纯粹的平原上的斗争。

号称百万的六十万朝廷军与撑死了十几万的燕军对阵,朱棣也没慌乱,战前开大会,李景隆“志大而无谋,自专而违众”,郭英是“老迈退缩,愎而自用”,胡观骄纵,吴杰懦弱,管你什么人,嘴一下,提高士气。

战斗之初,朱棣便直面了平安麾下的先锋骑兵,他以自己擅长的少量骑兵诱敌、再从两翼包抄的方式拿下部分人,但后续在瞿能父子的援助下受到重创。敌人以火器埋于地下,明史称其为“一窠蜂”、“揣马丹”,又伤了挺多人马。

朱棣带着殿后的三骑回去,还整迷路了,“上下马,视河流,辨东西,营在上流,遂度河,稍增至七骑。”古人的战场经验可见一斑。

前锋哨兵试探结束,接下来就是干。依然是五路,这次李景隆的战术就很明显,上来就让燕军直接感受镇压,前军的骑兵“以万余骑兵冲其中坚,不动”,承担着大量直面冲脸的军力,于是“马步齐进,人自为战”。

什么是崽卖爷田不心疼,朱元璋今天算是见识到了。动辄几十万,耗费的全是大明的兵和人。朱允炆这东西要是做成也就罢了,可恨就可恨在如此大动干戈还败了。

败的那是他朱允炆的皇位吗都是他爷一寸土一寸地辛辛苦苦挣出来的基业刚开国就是这么大生耗国力的内战,老朱家祖坟也算冒了黑烟。

明祖嘴上骂着,看见朱棣亲自领小队兵马做前哨以至只有七人归营时,心头还是重重跳了跳,随后点头认可这才像他的儿子。

虽说当上皇帝后满耳朵听的都是贵人不可亲入险境的劝告,但他也是提着三尺剑在绝险中冲锋陷阵过的人。

朱棣既然是他的儿子,既然他未来接过那个位子,那在这之前,做真正直面战场的兵,做转战千里当百万师的将,做无数次踏入绝地又决然抽身的赌徒,血里火里奔赴过,才不枉他姓氏里的这个朱。

当然,若这小子打的不是内战就更好了。朱元璋被欣慰与恼火的混乱情感冲击得面色直变,身边的臣子却都是人精,早从皇帝口风听出他的态度。

未来朝堂局势恐有大变啊曹国公抚着胡须,想既然天命已出,何不早投燕王,也为自己那傻儿子卖个好

其他时空的李景隆也正和父亲抱着同样的想法,天幕都这么说了,建文又是个偏重文臣的天子,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他要是能乖顺些,岂不是下一朝的富贵也有了

白沟河的战局焦灼,但有永乐帝这个名头在前面钓着,许多人在乎的便不只是战争了。朱棣和宫墙外的徐姓女郎却看着半空中硕大的战场,思考要如何破这关。

人自为战这个词出来,就意味着大家都在打自己的顾不上支援其他了。

最新小说: 家兄唐太宗 推演乐园 无限影视,从流金开始 炽炎焚天 御兽:我在电影里获得力量 凶灵秘闻录 农三代的青云路 玄幻:系统刚绑定,我却想解绑 山海八荒录 洪荒之永恒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