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确实会让他麾下的骑兵难以行进,战力大打折扣。
但是大雨同样也会让靖南军的铳炮威力大减。
燧发枪在大雨之中仍然难以使用。
黄台吉正是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所以,哪怕是时间紧迫不已,但是他仍旧在等。
只是。
黄台吉没有等到雨势的逐渐扩大。
反而是等到了雨势越来越小。
反而是等到了山东频频传来的告急文书。
反而是等到了关宁骑兵出击袭扰的消息。
反而是等到了辽东腹地屡屡遭难的悲报。
留给他的时间。
已经接近于无。
他不能再等下去了。
时局如此。
大势如此。
“清军倾力而来,所部十四万之众。”
黄台吉的麾下有八万五千人,就算是汇合多尔衮麾下所有可以调动的兵马,豪格也分出一部分的兵力前去。
在济宁城东。
黄台吉集结了所有的可用之兵。
兵力达到了恐怖的十四万人。
令骑的禀报,并没有引起任何一人的心绪。
清军有十四万人。
但是他们的兵力却也不差。
黄台吉在城南驻兵的这十日时间。
还有一支部队,从南面赶赴到了济宁的战场之上。
这一支部队,成军已久,同样久经沙场,同样久经考验。
他们是开封的社兵。
同时,也是河南镇的第八师。
在济宁的城东,靖南军的总兵力也已经达到了十一万之众。
这是一场双方规模都超过了十万的平原野战。
若是算上整个济宁的两军官兵,参战的兵力已逾三十万!
这样的规模的大战,早已经是超过了松锦。
十四万人对十万,清军确实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
但也仅仅只是占据着兵力上的优势。
战争。
从来不是文字的游戏。
“传令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
“一切,都依据战前统筹,层层设防,节节阻击……”
陈望站起身来,将右手的马鞭递到了左手,而后迈步向前。
陈望站在了台阶的前方,俯视着中军帐内一众靖南军的将校。
他的神情没有因为军情的危急而有丝毫的变化,只是语气越发的冷冽。
“我要清军的尸骸,填满孙时铺外的壕沟之中。”
……
府河北岸。
黄台吉站在望台之上,用千里镜扫视着孙时铺外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