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599 成色复杂的松江新城

599 成色复杂的松江新城(3 / 4)

快活一天是一天。

……

到了晚上,黄浦江画舫成群。

剧场里,掌声雷动。

帝国的异己分子每日沉湎于醉生梦死,将浮财花光,先将家里的财物送去当铺,后遣散佣人厨子花匠。

最后悄无声息地搬出新式花园洋房。

铁打的新城,流水的住户。

吴淞江北侧的旧城,才是他们的最终归宿。

世人都认为陛下很宽仁。

陛下本可以秋后算账杀光所有在野分子,但是陛下却用温柔的商业之刀,慢慢割。

体现了文明!

……

吴廷内部,对于当前安置在野分子、异己分子的手段也不是没有异议。

例如,

陆军大臣和财政大臣,就认为过于宽仁。

但是,陛下执意如此。

帝国要走的更远,杀人就不能成为习惯。要培养文明,要培养宽容。

只有李郁明白,重金打造的松江新城不止是一个思想实验,更是一个商业实验。

虽然建设新朝前期投资巨大,但是收益同样惊人。花园小楼、店铺租金、商税,全是进项。

……

在李郁的谋划中,

异己分子流放松江府只是一个催化剂,待他们把商业环境烘热后,整个江南的公子哥都来了。

因为黄埔江畔这座新城的奢侈程度,超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想象,是一种从内到外,从理念到居住的全新奢侈体验。

歌剧院、体育场、硬化路面、街道园林、下水道、白瓷马桶、出租马车、自来水(水塔供水、蒸汽机抽水)。

除了松江新城,在帝国其他的任何一个地方你花钱也买不到。

……

短短半年,

“腰缠十万贯,坐船去松江”就成了江南富人的流行语。

用印钞机形容松江新城大抵是不准确的。

金钱的回收机更合适。

江南的富人群体在此消费、定居,花费的银钱好似滚滚不息的黄浦江水,最终汇入帝国的大河。

陛下——18世纪最伟大的社会经济学家。

……

松江府的在野分子当中,就数京旗子弟比例最大,又最是穷困潦倒。

当初北伐时,李郁下令流放了燕京城12万人。

船只运力紧张,流放兰芳的想法不现实。所以,又改流放中南半岛。

只要出了镇南关,吴廷就不管了,你们自生自灭。

想留在松江?

得交纳2000两城市建设费。

虽然是净身出户,只身流放。

结果,部分精明人悉悉索索摸出几张银票或者一两样罕见的首饰宝石,勉强凑足2000两。

从此,变成了松江人。

而交不出这笔钱的穷八旗,都去了南洋。

唯有成都驻防八旗被成建制的迁徙到了安南最南端的湄公河三角洲,沿河生存。

……

旧城和新城的分界线是吴淞江,下游这段也称作“苏州河”。

吴淞江的北面,是旧城。

吴淞江的南面,是超前100多年的新城,居民是五湖四海的富人。

每天清晨,红日初升。

在旧城居住,洗漱打扮干净的京旗子弟们一步三摇的赶到河边,给船家5枚铜钱,坐船渡过并不宽的吴淞江。

去谋生!

这一船,都是曾经的贵人。

船家是附近的松江农夫,每日小挣一袋铜钿,然后回家种田。

……

到了南岸。

众乘客登岸,感慨每日通勤成本太高,足足10个铜钱。

然后,四散开来。

到新城寻饭辙。

新城,没有围墙。

但是有栽种树木形成的障碍。

黑衣汉子手持短棍例行巡逻,冷峻的目光盯着每一个步行分子。

最新小说: 换爱 近战狂兵叶军浪苏红袖 游戏降临: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请,卸甲! 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洪荒血神分身演星河 邪道法器?明明是镇族至宝! 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