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600 艺术生的社会经济学~

600 艺术生的社会经济学~(3 / 4)

“万一,他真答应了呢。”

“咱都是四九城老人,打眼一瞧,心里就有数了。看人准,错不了~”

……

傍晚,吴淞江南岸很热闹。

小船穿梭来回。

农夫们又划着船接送旗人下班回北岸旧城,小挣渡河座位费5个铜钱。

摆渡的利润虽小。

可胜在稳定,涓涓细流,全是现钱,没有账期。

北岸的旗人觉得不划算,凑钱买了几条小船想省掉每天通勤的冤枉钱。

结果,

刁滑的松江农夫跑去官府告状,说旗人自购船只的行为,威胁帝国安全。

理由是:

他们可以划着小船穿越黄浦江,穿越长江,穿越东海,最终逃到南洋。

他们还可以划着小船沿吴淞江上溯,抵达苏州府。

第一条纯属扯淡,但是第二条不得不防。

事关皇家,谁敢不管。

于是,

松江府张贴告示:

严禁旗人以及家眷私自购买打造船只,否则以谋逆论处。

……

松江新城模式,实际上隐藏着一条庞大的财富大动脉:

帝国上层——家眷公子——松江新城——国库。

同时也隐藏着若干条微小的财富毛细血管。

例如:

松江新城——流放八旗——松江农夫

吴淞江北岸的农夫们什么也不想,早晚忙着摆渡“乡下人”,上午挑着蔬菜米面加价卖给“乡下人”。

一个月下来,多收了三五两。

各走各的道,各挣各的钱。

……

李郁一直在默默关注着松江新城模式的利弊。

待运转成熟,确定利远大于弊之后,他会毫不犹豫地复制几十个类似的新城,从而开辟一类隐蔽税源。

松江新城的主人是自己。

一切商业的幕后是自己。

这段时间,有个问题困扰自己许久了——如何让农夫们挣到现钱?

在18世纪,除了卖粮,农夫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挣到现钱。

很显然,农夫家里也没什么余粮。

吃饱已不易。卖掉本来就不多的余粮也就够换点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粗布农具。

……

皇宫露台。

寂静的夜空,空虚的心灵。

刚刚敦伦完毕的陛下从柜子里掏出笔记本,轻轻抚去表面灰尘。

他披上一件黑狐大氅,走到露台,开始写日记:

我心充满忧虑。

除了当兵、进厂、海外劳务三种方式之外,我几乎找不到任何能够让帝国的农夫挣到现钱的方式!

长此以往,会有麻烦。

如今,勉强又多了一个选项:新城卫星村。

虽与大局无补,但聊胜于无。

以上4种方式按照实际效果排序,应该是海外劳务>进厂>当兵>卫星村。

正经经济学理论无非两点:

如何创造金钱?如何分配金钱?

前者:科技、工业、殖民。

后~

……

刚写到这里,殿内就传来了脆生生的呼喊:

“陛下,快来~呀。”

李郁放下笔,合拢笔记本。

下一秒,露台玻璃门被推开。

春风拂面,香风扑鼻。

一群明眸皓齿、知书达理的女子簇拥着自己走向那三丈长两丈宽的办公桌~

“陛下~”

最新小说: 换爱 近战狂兵叶军浪苏红袖 游戏降临:我要这个这个还有这个 请,卸甲! 皇帝互换开局:阿斗开局半壁江山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洪荒血神分身演星河 邪道法器?明明是镇族至宝! 洪荒:通天!你徒弟又作死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