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大清话事人 > 610 遍地开花的村办小煤矿,拉开燃料革命~

610 遍地开花的村办小煤矿,拉开燃料革命~(2 / 4)

出工和分配是关联项,挖的多干的多,就拿的多。另外挖煤的人拿的多,做煤球的人拿的少。

抚恤定了10两。

从老天爷嘴里刨食,死人的事很难避免。

老百姓倒也无所谓:

人活在世上,无非是拿命换钱,拿钱换命。这没什么好矫情的,万世皆是如此。

……

小安村煤球一炮打响。

满足了全村的燃料需求之后,以很便宜的价格向外售卖。

市场趋之若鹜。

原因很简单:便宜。

筐子和铁镐是现成的,木坯是自制的,黄泥是免费的,煤炭是老天爷的。

以上都没有成本。

只有人工成本。

而小安村乃至整个县的人工成本,又低廉的令人发指。

种田是主业,挖矿是兼职。

每天,妇孺从这项兼职挣个10文钱,汉子挣个50文钱,就特别满足特别知足了。

感觉就是大自然的馈赠。

劳动力不值钱。

哪怕20世纪末,乡村劳动力依旧不值钱。

干脏活累活就能获得高日薪是工业社会才有的现象,不存在于农业社会。

20世纪末尚且如此,何况18世纪末呢。

当农业社会缓慢向初步工业社会转化的阶段,广袤的乡村劳动力价格之低下,可以说是令人发指、叹为观止的。

……

小安村村民的心理就是,挣钱就行。

一文两文都是钱。

这种在家门口挣钱的感觉简直太好了。

18世纪到20世纪,北方生存环境越发恶劣,地表植被逐渐消失。

为了一捆柴禾,砍柴的人需要走的很远很远。

而且,柴禾的热值和煤球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

小安村的煤球一经推出,就大受追捧。

省钱才是王道。

便宜才是王道。

小安村村民欢天喜地,花费1两巨款从县城的大兵那购买了一张褪色的吴皇画像供奉在村内祠堂,日夜香火不绝。

不过煤灰太大,若是半天不擦拭,画像就蒙上一层灰。

……

仅仅2个月后,长子县乃至整个潞安府都掀起了一股村办煤矿的热潮。

你村会挖,我村就不会吗?

偌大的山西处处有煤。

这钱为啥要让你小子挣了?

无数人跟着吃螃蟹。

短短半年,小安村的煤球严重滞销。

村民们下井的频率越来越低,甚至半个月才小挖一次,仅供自家需求。

无解~

物以稀为贵。

煤球泛滥,售价再低廉也卖不出去。老百姓绝对不会花钱去买一个自己费点力就能得到的商品。

……

赵上元突然悟到了一丝朴素的市场经济学结论:物以稀为贵。

他将村办煤矿盈余的200多两银子按人头分了,把粮长职务丢给亲弟弟接任,自己挥泪告别了乡亲们~

他琢磨到了一个挣钱的模式。

去一个煤炭资源相对少的地区,和当地人合伙开个方圆百里独一无二的煤矿,就可以长长久久的把生意做下去。

山西不行。

煤多,煤贱。

……

他先去了黑龙江,那边有很多山西移民。

结果,

结果,大失所望。

最新小说: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剑宗外门 好兄弟古代托孤!送媳妇坑我? 火影:开局三战,别怪我开点小挂 带崽出逃后,渣总每天都追悔莫及 穿进古代后开局一块田 封妖局 妄为 神话灵塔 我家娘子太体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