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隆万盛世 > 第1376章 1466南下杭州

第1376章 1466南下杭州(2 / 4)

新法施行一年,大明各地还算稳定,并没有闹出担心的大事儿,内廷和内阁都以为这件事儿就这么平稳着陆了,可谁知道杭州府罗木营士兵因军饷矛盾发动兵变,一时间震惊朝野。

魏广德看到奏报当时也是一脸懵逼,之后才反应过来。

边军的军饷是走兵部的账,由兵部安排发放,可地方卫所则是走地方官府留存部分。

早年卫所有收入,朝廷不支一分兵饷。

可随着屯田制度崩坏,朝廷此次清丈时已经把军队屯田直接分发到军户手里,发放兵部的地契。

以后军户不管怎么生活,只要按户有一人入卫所当兵就行。

又把军械收回,不再让军户自己保留,他们的收入主要就是分到的屯田过活,朝廷只负责入卫官兵的衣食,每年会发一两银子赏钱。

这是内地正规卫所兵的待遇,但是看到奏疏上报的是罗木营官兵,魏广德多少就猜到不是卫所兵,而是地方自行招募的营兵。

这部分官兵虽然在兵部登记,却不是兵部要管的,而是完全由地方供养。

等张科到来,才讲清楚这罗木营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和魏广德猜想一样,这不是卫所兵抽调的营兵,而是浙江早年自己招募的士卒,保护杭州城。

“嘉靖年间,倭寇骚扰东南时,总督胡宗宪在浙江招募大批浙民为兵,由于浙兵在抗倭战斗中战功显著,倭乱平定后,朝廷没有将这批抗倭浙兵遣散,而将之改编以作护城、防汛之用。

这批总共四万多人的浙兵,被编为9个营,其中2个营用于守卫杭城,7个营用于防汛,三月出巡,六月汛期结束返回兵营,月银9钱。

这项制度从嘉靖晚期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这次闹饷的,就是驻扎在杭州城永昌门外的罗木营。”

这就是当初张科在内阁里说的话,本应由浙江巡抚衙门支应的营兵,现在却因为缺饷哗变,闹出幺蛾子来,兵部当然不愿意背锅。

至于魏广德来此,当然除了了解情况外,还有看看松江府的意思,否则也不至于让他这个阁老亲自下江南处理。

实际上,哗变发生后,驻扎在杭州湾的南海水师就出动了,直接包围了罗木营驻地,没让哗变士兵冲进杭州城。

城里也进行清理,大街上各营官兵都被撵回军营,其中也有从罗木营跑出来的人,都被暂时圈禁起来。

事情毕竟涉及到浙江巡抚,俞大猷没有其他动作,上报后就和他关系不大了,就等京城来人处理。

于是,魏广德就来到这里。

“魏阁老,都是刁民闹事儿,本抚已经查明,罗木营营官马文英、杨廷用等人率众闹事儿,好在官兵用命,及时平息了此事。”

浙江巡抚都御史吴善言急忙组织语言回答魏广德的质问。

“呵呵,锦衣卫杭州百户所的人来了吗?”

罗木营的事儿,南海水师没有涉入太深,毕竟这里面牵扯到堂堂浙江巡抚,俞大猷现在也懂得避嫌。

不过锦衣卫驻杭州的百户所也在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到北镇抚司,只不过因为查探哗变起因花了点时间。

毕竟,哗变只闹了一下午就被南海水师官兵控制住了,并不需要八百里加急把消息往京城送。

所以,锦衣卫虽然消息传递的方式更加快捷,反倒是比杭州这边发出去的急报慢了半天才到京城。

至此,杭州府闹出的事儿算是真相大白,巡抚吴善言克扣兵饷,之后杭州兵备道副使张文熙也没有把事儿平息下来,再有刁民丁仕卿随后聚众声援起哄,这才引发骚乱。

锦衣卫百户出了队列,魏广德问了下那人名字,随后就当众询问哗变起因。

最新小说: 狱帝 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苏熙凌久泽 陈平 鸿蒙霸体决 人已暮年,开局父子相认 至尊吞天诀 开局聋哑?我靠操控天象制霸寰宇 万倍返还,我收徒百无禁忌 南疆炼蛊三十载,世人敬我如敬神 我家娘子是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