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在播州统治多年,势力蟠根错节,不容小覷。
而播州介於川、贵、湖之间,远於王化,山川深阻,地势险要,若生变也是麻烦。
叔大兄,朝廷早有意选择一处土司行改土归流之策,不妨就选杨应龙之播州。”
魏广德对张居正意味深长的说道。
魏广德话里意思很明白了,要废除播州土司改土归流,並以此为试点,就由不得张居正不深思。
歷朝歷代,中原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控一直都很鬆散,甚至为此不得不承认他们独立建国,就比如宋时的大理。
后世大理国还是很出名的,都得益於金庸所著《天龙八部》。
歷史上的大理国一度实力强大,疆域囊括了今天中国的云南全部、贵州大部、四川省西南部,以及缅甸北部、寮国琅勃拉邦地区和越南的一部分。
大理全国尊崇佛教,歷代国君多於暮年禪位为僧。
而大理国,恰恰就是中国歷史上西南地区多民族政权。
大理国继承自南詔国,是八世纪崛起於云南一带的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由蒙舍詔首领皮罗阁於唐开元二十六年建立。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別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詔,分別是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
因蒙舍詔在诸詔之南,称为“南詔”。
歷史书上说在唐朝的支持下,蒙舍詔皮逻阁兼併其它五詔,统一了洱海地区,南詔政权从此开始。
南詔徙都太和城,唐赐皮逻阁蒙归义,授特进封越国公,又封“云南王”。
而实际情况是,唐朝天宝战爭中,南詔国大將军段俭魏大败唐军,巩固了南詔国统治。
而所谓的天宝战爭,其实就是南詔国联合吐蕃击败唐军,战后南詔国选择归顺吐蕃,向吐蕃纳贡。
而大唐对此却毫无办法,实际上大唐虽然军力强盛,但面对吐蕃时却始终绵软无力。
对於高原,汉军確实有深深的无力感,但是放弃大理,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看到那里的复杂性。
此后,大理国一直延续到被蒙古所灭,都没有被中原王朝统治。
阻碍的,其实就是这里地势险要和土司盘亘。
明朝实际上也只是以封官的方式,名义上统治这一地区,却很难真正插手土司部族內部事务。
更有土司见利忘义,里通外国合谋造反,明缅之战其实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若要长治久安,非改土归流不可。”
魏广德开口说道。
“可朝廷不可能因为现在这事儿,就发兵攻打播州杨氏。”
张居正回过神来,对魏广德开口道。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不急,可让锦衣卫继续搜集杨氏不轨证据。
適当的时候,稍微刺激一下,只不过兵部须提前在播州附近有所准备,避免事態波及太广,让周围土司也被捲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