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说到大寧,侍郎张科开口说道:“魏阁老,大寧的位置,本就不是物產富饶之地。
过去也是靠商屯勉强维持一些產出,主要还是靠著位置便利,地处辽东、蓟镇和蒙古之间,通一些商路而已。
若是想让大寧维持自给,几乎不可能,切官军恢復不久,商旅缺乏,除非朝廷给其互市之权,否则难以为及。”
听到张科的话,魏广德不由得微微皱眉,不由得说道:“不是说寧王就藩大寧,亦以俭约制国,辟圃种树,广令卫士疆理荒野,艺植土物之宜,国用饶裕,怎么会物產不丰”
“善贷,你未去过大寧,当然不知道。
当初我初镇蓟镇时,曾隨夜不收巡视过大寧,据说那里过去农业皆因开中法而由商户设立商屯之產出,军屯基本是无的。
就算是放牧,也得北去数十里外才有丰美水草,大寧肉食几乎全靠朵顏卫提供,粮草近半须由关內拨付。
朝廷想让那里自给,很难,除非允许互市,吸引商贾,地方上徵收商税为及。”
谭纶开口说道。
他出镇蓟镇,自然不会忽略蓟镇的北方屏障,甚至亲自带亲卫十余人虽明军哨探抵近大寧巡查,可以说对那里比在坐所有人都熟悉。
他不反对朝廷重新驻兵大寧,那是因为大寧的位置確实重要,蓟镇北方和辽东西方的屏障,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附近区域重要的城市,占据这里可以管理、影响周围巨大的土地。
辽统和二十五年,大寧號称大寧府,乃是辽中京所在,为辽代中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占据这里,不仅加厚北方防线,更是可以通过这里自由进出草原,特別是直接切断蒙古和辽东的联繫有重要意义。
只是可惜,他当初看到了战略价值,却无法说服朝廷出兵占据这里,因为太耗钱了。
除非,这里和宣府张家口一样,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才可能维持朝廷在此地的统治。
而蒙古也会因此,放弃对这里的覬覦。
毕竟,他们也需要更多的,和大明进行商贸的场地。
魏广德很重视商贸,这让谭纶看到了机会。
只要魏广德出面推动,此事可成,他也不用担心几十年后朝廷因为钱財而废弃此地。
张科此时看了眼魏广德,又看看谭纶,马上接话道:“而且,官军常驻大寧,可能也会对朵顏三卫產生积极影响。
大寧的位置对於三卫来说至关重要,三卫南迁以后,他们进出蓟镇边防,皆走此地。
通过这里,可以通过商贸联繫,或许有机会重新掌握三卫。”
“可能吗”
魏广德盯著张科,迟疑著问道。
他印象里,朵顏三卫反覆无常,已经不值得信任。
可张科却说有机会重新收服三卫,由不得魏广德不重视。
“三卫因早年投靠大明,在蒙古诸部中最不被信任。
这从归化城传回来的消息就可看出,不管是黄台吉还是忠顺夫人,其实都不信任他们。
即便是俺答汗在时,甚至对辽东土蛮都比三卫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