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完这事,司徒老先生问:“他那家新餐厅快要开业了,这次你过去吗?”
冯宗嘏:“本来是不想去了,这么从泉城去沪城太奔波了,但是他连续打电话过来,还让他二姑和三叔、三叔不停来劝,不去不行。”
司徒老先生笑了:“哈哈哈,是应该去,我们要去看看他的高级餐厅是什么样子?”
冯宗嘏突然问:“司徒大哥你说,正明他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个高级餐厅?”
司徒老先生:“因为我们国内正在与国际接轨,很多国外的厨师都在涌进国内,还有很多国内老板也在学海外的餐厅,开设一些高档餐厅。
如果正明他不去占据这个市场,可能最后就只能是遵从别人的标准了。”
冯宗嘏听到这顿时明白了冯正明的真正用意。
“原来他是要自己定标准,不去用别人的标准。”
“是啊,他这几年做那个推荐指南,就是为了现在做一些铺垫。”
司徒老先生分析出冯正明的盘算:“他这次要搞这么大的阵仗做这个高级餐厅,目的就是要确立一个属于中餐的标准,不让别人用人家的标准来定义我们的美食文化。”
听完司徒大哥的分析,冯宗嘏一脸严肃:“好,那我们要去支持他的。”
司徒老先生:“我也帮他找了一些老朋友,我们一起帮他把声势造起来,刚好借着这次孙海那家店赢得的关注。”
冯宗嘏:“真没想到啊,正明这孩子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司徒老先生:“他从一开始就有自己的想法,很早应该就确定自己目标,所以他每一步都走的很踏实。”
说到这,司徒老先生看向冯宗嘏:“可能也是受你的影响。”
冯宗嘏一愣,接着摆摆手:“不不,这方面还是老颜影响他更多,他过去在燕喜楼跟着老颜很长时间。”
司徒老先生:“你和老颜都有影响他的,如果不是你们,他也不会有如此成就。”
冯宗嘏:“他已经超越了我们。”
司徒老先生:“哈哈哈,孩子超越我们是必须的,一代更比一代强。”
冯宗嘏也很赞同:“对,一代要比一代好。”
冯正明老洋房餐厅也是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准备。
他专门请了自己几家店的人员,一起先到老洋房餐厅试吃。
冯正明和夏蕙带着孙德才、侯冬、高永福、汤勇、卢海生五个学徒一起,算是第一次正式在餐厅后厨里做菜。
在冯正明带领下,他们从早上就开始忙碌,把各种材料都提前准备好。
尤其是汤,冯正明准备了好几种不同的高汤。
其中有鲁菜常见的高汤、清汤,还有冯正明专门准备的虾汤,以及奶汤。
每一种汤熬制的时间都是比较久,所以才会准备了很长时间。
甚至冯正明还用上了一些齐鲁的特产。
比如齐鲁的煎饼,还有各地的一些小咸菜,都被他相当好的利用上。
当然还有齐鲁最重要的特产,渤海湾大明虾、刀鱼、海参,也都是要全部安排上。
这一顿饭,也是让沪城四家店的所有人都惊到了。
确实没有想到,冯正明让他们试吃的竟然是如此美味。
一些传统的经典鲁菜,也被冯正明进行改进。
比如三丝绣球干贝,冯正明不是整个桌上一大份,而是改成了小盅,每个人上一小份。
还有经典的葱烧海参,他同样是按照每一位单独上。
并且在蒸制葱和烧的葱段之外,冯正明还添加了一些葱脆。
葱脆是用章丘上好大葱,切成宽条之后,油炸成金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