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爷爷:“正明也算是用自己的方式,让中华烹饪有了自己的一些标准,可以让国内餐饮界也跟着他进行一番改变。”
曹志国:“不错,以前各地乱七八糟的小馆子太多,好多小年轻学了几天就去开始做菜,把我们厨师的名声都给搞坏了。”
停顿一下,曹志国颇有些义愤填膺:“尤其是一些明明能做好的厨师,结果为了省时省力非不好好去做,更是让好多人都觉得我们中餐就是不如西餐。”
司徒爷爷:“学中餐太辛苦,做中餐更辛苦,要想做好,像是你们和正明,那都是用汗水一步一步拼出来的。”
听了司徒爷爷这话,让曹志国都有些感动。
不是真正干了厨行的人,不是辛辛苦苦想要把菜做好的厨师。
可能无法感受到司徒爷爷这话带来的触动。
曹志国这一次去到沪城,名义上帮冯正明的餐厅去兜底。
他也是去了之后才明白,自己小师弟究竟是多么努力的一个人。
小师弟真的把每道菜都认真的做透。
不是做好,是做透。
冯正明不只是自己要能做好一道菜,是要自己能做好的同时,还要把全部的步骤拆解开,然后一步一步分到后厨里每个人的手上去做。
这么一来,他本人不在后厨的时候,只要后厨里有一个人主导。
比如曹志国去餐厅接手的十天时间里。
他真的可以一声令下,后厨每个人各司其职把每道菜的每一步做好。
虽然冯正明不在后厨的时候,对那些沪城的老饕而言,缺少了冯正明在后厨带给他们的一点点创造性的趣味感。
可是因为冯正明拆解了每道菜的每一个步骤,所以他不在后厨里,后厨依然能顺利做出他的菜,至少有七到八成的相似。
这看似很简单,可实际上这需要冯正明自己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
他要把一道菜做透,清楚知道每一个步骤的关键。
要知道为什么要经过那样一个环节
每个步骤会给菜品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因为他做透了每一道菜,才能把每一道菜拆解后,教给后厨的每个人。
这背后付出了多少辛苦和努力
甚至可以说是绞尽了多少脑汁
至少曹志国觉得,自己恐怕是做不到小师弟那样。
可是在某些完全不懂行的人眼里,一切就像是非常简单。
不就是炒菜、烧菜吗
很多人甚至觉得,中餐要想好吃,只要是敢下料就行。
敢下料
如果是一般的厨师可能是,只要是有胆子就行。
可对冯正明他们来说,敢不敢下料,那是对自己手艺的绝对自信。
就像是很多年轻厨师,可能在调味的时候完全是凭借自己的一点点小聪明,根本不会自己去尝一尝味道。
结果出来之后,往往会相同一个菜,味道可能会有可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