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聊起了冯正明要进京去的事情。
颜老师傅:“正明你要进京开干饭铺分店,我肯定是支持的,过去我们鲁菜曾经在京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八大楼、八大园,可以说都是我们鲁菜的天下。
只是现在鲁菜在京里的地位下降很多,势头上逐渐被粤菜、川菜给压下去。
而且京里的厨师们,也不再把自己视为鲁菜,而是做了改良后,变成了京菜。
我们不能说京菜就是鲁菜,因为京菜结合了各个菜系一些特色,也进行了一些改良。
所以我们不要随便去指责别人正宗或是不正宗。
所谓适口者珍,京菜那么去做能成功,说明那样做就是对的。”
师父的这番话,等于是在告诫徒弟们,不要在京城的厨师面前摆出自己正宗的架势。
冯正明和师兄们听得都是一脸严肃。
他们都明白师父这番话用意。
总结起来就是那句老话。
“菜无定味,适口者珍”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人们的口味偏好。
你不可能一定要求别人接受你的口味。
所以所谓的正宗,只能是在固定的地域内去说。
即便是鲁菜,在整个齐鲁全省也并非是一定要有一个所谓固定正宗标准。
在泉城的鲁菜有泉城的特色。
到了东部半岛上各地,又会有他们各地的地方特色。
再到齐鲁的南部又会有南部各地的特色。
往北去又会有着北边的当地特色。
不可能统一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地方人都接受一个味道。
那么冯正明的分店去了京里,自然也就需要进行一些改变,要去适应京里人的口味偏好。
从而也自然不能向别人强调,他店里的菜就一定是正宗。
冯正明:“师父我明白,您放心,我进京开店,不会去说教别人,我们就是把自己的东西做好。”
颜老师傅见小徒弟明白自己的意思,点点头:“你明白就好。”
在师父家店里,吃了一顿饭。
席间师父还问了冯正明和师兄们对菜的一些意见。
开始师兄们多少都有所保留,不好意思当着师父的面说问题。
颜老师傅自然是看得出来,所以就有些恼火。
“怎么都不想说问题那我叫你们来干什么的”
见师父有点想发火,李辉东作为大师兄还是先开口点出一些问题。
“有些菜的火候有点过,可能是后厨出菜太急了,没有能把控好。”
颜老师傅只是笑了笑,目光就落向了二徒弟。
二徒弟陈泽志也同样是刚从德州回来。
面对师父的目光,陈泽志跟着点出问题。
“调口上稍微有点重了,虽然很好把腰什么的脏器味压住,但吃起来会觉得偏咸。”
接下来就是三徒弟。
杨斌比较直接:“师父您别看我,要我说实话,像是这个葱爆蹄筋,还有这个芫爆肚丝做的还不如我店里的徒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