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华旗下各大办公室自由度很高。
虽然他们没能参与总部的‘祝融计划’,但在徐良的授意下,也组建了各自的对冲基金做空股市。
就是数额不太大。
普遍都是几亿,十几亿美元的样子。
但盈利都不错。
徐良继续道:
“前两天港岛的财经头条看了吧
宋家在澳元合约上面亏损了147亿港元。
股价两天之内跌了80%,连港岛证监会都宣布介入此事了。
显赫三代的宋家,辉煌恐怕到此就要落幕了。”
霍岩嗤笑了一声。
“报道我看了,这个雷确实挺大。
宋智健的女儿作为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她要承担主要的责任。
不仅没能做好风险评估。
危机初步显现出来的时候,也没有及时止损。
反而选择了死扛到底
侥幸心理害了他们。
同时,他们的信息披露也存在很大问题。
股民一直不知道华信泰富还在进行外汇投资。
现在爆这么大的一个雷,股民肯定不会买单。
我看有人准备对宋家为首的管理层发起诉讼了。
欺诈,就是最合适的理由。”
徐良微笑道:“事实上,从7月下旬开始,国际货币市场就出现了异动。
澳元兑美元的汇率不断地下跌,三个月时间跌了超过30%。
这么大的波动,宋家这反应,确实让人摸不到头脑。”
“不止如此。”霍岩继续道,“他们跟投行签订的澳元合约也挺令人诟病。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华信泰富顶多赚5000多万美元。
亏损却没有上限。
这显然是让旗、汇丰、渣打、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联手坑了。
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如果真正的够专业,即使要用澳元合约对冲矿山项目的货币风险,也不应该签署这种不平等合约。”
徐良轻轻点头,微笑道:
“这些外资银行今年以来受伤严重,流血不止。
如果不找几个冤大头填补一下损失,恐怕活不过今年的圣诞节了。
好了,不说他们了,说说你们的英镑兑美元合约吧。”
霍岩点头后笑道:
“我们伦敦办公室跟华信泰富是反着来的。
他们是看涨澳元兑美元,而我们是看跌英镑兑美元。
今年年初的时候,根据官方汇率,1英镑可以兑换2美元。
昨天,英镑兑美元汇率正式跌破了1.7。
降到了1.6589。
看这样子,接下来肯定还会跌。
恐怕会跌到1.5、1.4的位置去。
假如合约到期后,我们按照1.4的汇率履行外汇期权合约。
只需要费140亿美元的市场价买入100亿英镑。
然后把这100亿英镑转卖给对手。
收下他们支付的200亿美元合约价。
即可净赚60亿美元。”
徐良笑容满面的听着,当初索罗斯狙击英镑也是这么玩的。
借入英镑,然后打压英镑汇率。
最后再换成美元赚点差价。
不过他们可没主动打压英镑。
是英镑本身因为金融危机而发生汇率崩溃的,他们只是守株待兔而已。
“我记得去年的11月份,英镑兑美元的汇率最高好像达到了2.1”
霍岩点了点头。
“更准确的数字是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