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后。
闫妄状若无事的开始处理镇武阁的事情。
他在等机会。
朝廷日常活动不少,每月的固定朝会,某些节日活动,狩猎聚餐……
但这些事儿,最多影响到皇帝。
譬如去猎场狩猎,这是皇帝与武将与镇武阁之间谈事的方式。亦或者大摆宴席,这是跟文臣商谈议事的方式。
这些事情压根与后宫宾妃搭不上边,而且据闫妄了解,每年皇帝前往京外的山庄避暑时,往往会带几个妃子随行。
这是个机会。
除此之外便是年关大宴,在与群臣谈笑后,隔不久在宫内还会举行私宴,舒妃作为二皇子的生母自不是什么边缘人物,当然也要参与。
不过,较之于前者,后者显然时间更短,而且危险性更大。
“妃子那么多,鬼知道皇帝这次要带谁。”闫妄感觉有些头疼,如果想要达到他所需的目的,这件事还得费一番手脚。
过了几天,闫妄大致捋清楚脉络后,逐步开始了布局。
“闫妄来了?”二皇子瞥了赵嫣然一眼,颔首示意把对方带来。
自从那件事后,或者说自从闫妄坐上了镇武阁的位子后,二人之间的联系断了一段时间,并非闫妄脑生反骨又准备过河拆桥,而是必须要避嫌。
这是要做给皇帝看的。
虽然皇帝也知道,闫妄是二皇子的人,是二皇子一路捧上来的。
但明明如此,闫妄他们还必须做出毫不相干的姿态。
这叫态度问题。
皇帝让闫妄坐这个位子,同样也在考验他。
不过很显然,闫妄及其懂得分寸,更懂大局,虽然种种事情中不免有二皇子插足,才有他的今天。
但闫妄无论是做事,还是干什么都会先与皇帝禀报商议,端的是将朝廷放在首位,这种态度才是皇帝想要的。
皇帝不介意儿子竞争,但一切前提都要放在朝廷后面。
支持老大也好,老二也罢。在大是大非上必须要明白事理,才能把位置坐稳,否则皇帝不介意一纸赦令免了他们。
……
而今风头逐渐过去,闫妄上门求见,恐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坐。”二皇子指了指对面的座位。
闫妄抿了抿唇,轻声说道:“圣上马上就要离京避暑了。”
二皇子斟酒的手微微一抖,转眼恢复如常,不疾不徐的将酒杯推到闫妄面前,这才点点头:“没错,父皇要避暑三月。”
闫妄笑了笑:“此次监国的,应该是三皇子。”
以前这三个月,都是大皇子和二皇子轮着来,皇帝在旁边看着,看谁做得更好。如今三皇子掺和进来,皇帝不介意给他个机会。
这也代表着,本来该轮到二皇子,今年会变成三皇子。
最重要的是,现在老大和老三站在一条线上,不免会搞些幺蛾子。
二皇子反问:“那又如何?”
他自信自己跟老大斗了这么长时间,有把握扛过去这三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