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思考了一会儿,开口说道:“你提供这些,应该不只是想要一个加入的名额吧,不妨说说你的条件。”
德莱亚克直言:“一个临时的课题小组的成员上限是10人,在完成了课题立项并有初步结果之后,这上限会扩充到20。”
“你们五个人我不会动,但是我需要除你们5个人之外,所有的人事任免权。”
“我可以保证,我拉过来的人,他们最少也可以提供和我一样,甚至比我更好的条件和资源,而且这个课题组仍然以你为主,你有绝对的自主权,所有的资源都可以由你来指挥。”
德莱亚克看着诺亚,目不转睛。
它不仅仅代表自己,也是代表着自己身后的势力,在和诺亚谈判。
诺亚是一个天才。
面对天才,自然要给出他无法拒绝的条件,帮助他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然后……为德莱亚克自己赚取利益。
德莱亚克相信,凭借着自己刚入学就大撒币的行为,诺亚至少会对自己的能力有深刻的印象。
不得不说,爱德华这家伙虽然去了导演系,但是这一手刻意营造的宿敌对抗,确实是吸引了不少目光。
尤其是这个对抗,天生具有话题性,有越来越多的人旗帜鲜明地站在不同的立场。
按照目前的发展,新一届的风云学生应该就在这两个竞赛的课题组成员中诞生。
相对于爱德华有背景的难缠,还是诺亚更好处理一点。
所以无论如何,德莱亚克都必须凭借近水楼台的优势,从中分一杯羹,甚至如果运气不错的话,甚至可以分更多的蛋糕,而不是一杯羹了。
问题关键就在于诺亚会不会同意他这一份条件。
这份条件看起来诚意满满,给足了自主权的一个资源,只是需要出让一些他们本身就闲置的名额。
对于在外地来对对西方弯绕绕不太了解的人来说,应该是很难拒绝的事情。
但是一旦他同意,那么可以做的手脚就太多了。
他们只有5个人,一旦人数扩充到20,那么诺亚这些小天才们就是少数派了,所谓的决策,也不一定真的能够做决策,已经同意的控制权也未必不能撤回。
就算真的不撤回,想要控制诺亚等人的手段也很多,通过资源通过权限,通过申请流程,这些都可以卡住诺亚等人,让他们一步一步的将自身的权利交到自己这边来。
想到这里,德莱亚克的心里就是一阵火热。
在等待中,诺亚开口了。
“这样啊,你的条件看起来好像还不错。”
“你是同意了吗?”
“不着急,我先询问一个问题吧。”
“好,你说。”
诺亚轻声问道:“你是怎么找到我这里的?你为什么认定我是这个关键人物呢?”
德莱亚克微微一笑:“只要看过你的立项内容,就可以轻易的认识到,一切的核心都聚焦在机械组装以及对应的逻辑上。”
“也就是说,你们课题成功,关键就是能不能设计出一台全新的设备,哪怕是缝合出来,意味着你们需要极高的机械知识。”
德兰亚克为了气势压制,毫不犹豫的将家里提供的研究情报,说是自己看出来的。
他趁势指出:“你在班级内创立学习小组,在外面成立课题小组,你是不甘心囿于机械组装师,想要晋升职业吧?”
“恰好,我也一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