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盛唐挽歌 > 第774章 帅旗永不倒

第774章 帅旗永不倒(1 / 4)

第774章帅旗永不倒

八月中,达扎路恭带兵离开了陈仓县,一路向东,抵达武功县。武功县的治所是大城,城中百姓甚至当地的关中天龙人家族,都被朝廷派出的人,动员起来守城了。

为了对抗吐蕃人,方重勇定下了所谓“以点带面,守而不战”的策略。把来不及疏散到长安的关中百姓,集中于县城之中。让本地关中天龙人和他们的仆从领衔守城。

只要吐蕃人不攻城,这些人就不必有什么行动。一旦吐蕃人分兵攻城,苟住一个时辰就行,放狼烟求救。银枪效节军则会派出骑兵突袭吐蕃人的攻城队伍,打完就跑!

这样一来,达扎路恭如果大军围城,势必会拖慢脚步。

然而,如果他分兵,分出来的这部分兵马在攻城的时候非常脆弱。被汴州军骑兵打闷棍的话,那就没法玩了。

刚开始的时候,达扎路恭就选择分兵围城,主力继续东进。结果白天攻城不克,晚上就被银枪效节军的骑兵冲了大营,死伤惨重。

眼看占不到便宜,分兵又会被摊薄兵力,因此达扎路恭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创举:将每一百名骑兵归为一队,每天在关中平原各处游荡,见到唐军运粮的队伍就截杀。

这些被外放出来的吐蕃军,每一队骑兵都相距不远,彼此间狼烟传信。一旦遇到汴州军的人马,立刻聚拢过来围歼,打不过就直接跑路!

至于吐蕃军步军,则全部合兵一处,每日白天行进晚上扎营,缓慢向长安方向推进,以此来对抗方重勇布下的“空间换时间”之策。

压根就不围困那些孤零零的县城。一时间,长安西面各县城皆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吐蕃人确实没有围城,可是城内的军民一旦出城,就会被吐蕃骑兵截杀,实际上跟被围也区别不大了。

如此一来,各城之间的小股守军不能汇合,反而是将唐军这边的兵力摊薄了。

关中的酷暑虽然让达扎路恭白天脑子昏昏沉沉,根本无法静下心来想事情,但却没有妨碍这位吐蕃军主将指挥若定。

他很懂汉人的那句古话: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很快,负责和关中天龙人家族对接的颜真卿,就被前来抱怨和诉苦的人,吵得脑袋都大了几圈!

夏季过完就是秋收,现在关中以西各县百姓都不得不集中于县城之内,等秋收之时,田里的庄稼谁去收割呢

要知道,关中的各种灾荒,确实对普通人影响很大。然而家大业大,土地阡陌的关中天龙人,他们可是不断在收拢佃户正常种地的,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惨。

不拥戴吐蕃人没问题,朝廷处置李承宏的亲眷和家族,关中天龙人亦是看到了投靠吐蕃的下场,谁要开城投降,都得仔细掂量掂量后果。

可是让不让他们收割庄稼,那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无奈之下,颜真卿只好找到方重勇,说明了现在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其实不需要他去催,方重勇也察觉到了,吐蕃人改换了打法。

“官家,这是吐蕃人的反客为主之计,不理他们就对了。”

长安都亭驿的临时书房内,李筌指着地图上标出的圆圈,对方重勇建议道。

“嗯,你继续说。”

方重勇微微点头,抱起双臂看着地图,并没有发表意见。

吐蕃人不可能上来就直接决战,就和老虎扑向猎物之前,也会反复试探一样。之前吐蕃人试着攻城,夜里被银枪孝节打了闷棍,达扎路恭就改换了打法。

吐蕃人不围城了,那么自然就不存在所谓的“解围”。

达扎路恭将“围困”城池的部队,从圈住城池的步军,变成了四处飞跑的骑军,让汴州军失去了截杀的目标。

如果方重勇要对抗这一手,就只能派出同样规模的骑兵,以类似的办法捉对厮杀。这约等于是和吐蕃军互相消耗,实际上正中达扎路恭下怀!

最新小说: 剑修宗门里的箭修 重生后,被倒追很正常吧 1983:从分田到户开始 盛唐华章 十代掌门 我以机缘觅长生 诸天影视剧变 造物主之柱 我的兵种无限进化 离谱!你萌系灵植比龙系还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