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内容分为“常规”与“专用”两种,像今天寻常周末,所作的弥撒就是“常规弥撒”,这一类弥撒曲的形式相对更多见,包含五个顺序固定不变的乐章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
而安东老师为神圣骄阳教会委托而作的f小调弥撒则是更复杂的那类“专用弥撒”,它在“常规弥撒”五个固定不变乐章的基础上,多了很多可变部分,其根据某些特定的教会节期、纪念日或重大事件而时常变化。
比如范宁在学校补演毕业音乐会上返场的第一首f小调弥撒序曲,实际上就是位于固定弥撒慈悲经之前的,充当序引功能的专用弥撒进台经。
再比如,在固定弥撒荣耀经和信经中间,专用弥撒还会加上特定祷文诵念、使徒书信诵念、继叙咏或布道歌环节;在信经和圣哉经中间,还会加上奉献经默祷序祷;在圣哉经和羔羊经中间,会加上祝圣祈祷仪式;在羔羊经后,会加上圣体经领圣体后诵等等
「那时启明之主正从那里经过;
暴风大作,裂山碎石,主却不在风暴中;
风以后有地震,主亦不在地震中;
地震以后有烈火,主仍不在火中;
因为祂的所行所为,在我们眼中,神妙莫测;
直至烈火之后的微妙风声,是歌之首,咒之始;
它们驮负辉光王座的巨轮;
欢乐,欢乐,辉光王座;
欢歌,欢歌,至高之席;
惊叹,惊叹,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
在教堂唱诗班的圣咏里,在管风琴宏伟崇高的嗡鸣声中,范宁感受到了某些超验的,和“烛”有关的波动,欲要带着自己的星灵体摇曳。
这种灵体的振荡很温和,完全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中,但范宁没有封闭自我的灵感,在“烛”相共鸣体会音乐情感的同时,他又在用“钥”相共鸣理性拆分和洞察声部线条、和声功能、合唱气息、伴奏技法,所有构成音乐的因素,都在被他揣摩和学习。
在最后羔羊经结束后,长条椅旁边一位此前坐下的男士温和开口。
“范宁先生,对您而言,听400多年前中古音乐早期的作品,是否会感到简单乏味呢”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