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国最终同意了这一请求,将刚及笄两年、青春正好的嘉和公主送去了襄国。
而襄国的国君,已经执政三十年,是个快六十岁的垂垂老人了。
沈清月在听闻这段往事的时候,亦是十分扼腕叹息于嘉和公主的遭遇,单单只是想象着那个枯朽好色的昏君对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心旌摇荡时的景象,便觉得难以呼吸,更别提将嘉和公主视为掌上珠、心头肉的太后,在此之后更是生了一场大病,许久才好。
而与嘉和公主两情相悦的李君屹又是如何,沈清月从府中人的口中零星听到了一些,听说他追着和亲的马车百余里,被送回来时满身淤伤,憔悴得不成样子。
此事之后,李君屹本就寡淡冷寂的性子更添几分落穆凉薄。
而这份凉薄,在沈清月嫁给李君屹的那个洞房花烛的夜晚,便深深感受到了。
即便如今三年过去,她依旧能清楚地记得李君屹在拿下她面前的却扇时说的话。
他说“与你成亲是母亲擅自做的主张,今日是我第一次见你,尚还不能习惯与你同床共枕,你在此安歇,我去书房睡。”
他说这话的时候,语气平静而低缓,像是冰雪初融时山谷中低回的泉水,清澈分明却冷彻骨髓。
他转身离开了新房,留下沈清月目瞪口呆地坐在铺满红枣与花生的婚床上。
她的脸通红滚烫,可身上却是冰凉,在他进来之前,她是紧张的,拘束的,又
带着几分期待与兴奋的,但她完全没有想到她的新婚之夜竟是这样的结局。
这种尴尬的被嫌弃被冷落的局面,让她这个新妇在府中的地位一下子低到了尘埃里。
沈清月出身并不算高,她的父亲从青川知县做到凌州知州,后又通过磨勘升做京官。他们举家搬迁到京城这一年,沈清月刚好十八岁,正值婚配的最好年华,母亲带着她各处赴宴,偶然被太尉夫人瞧见,竟一下子得了她的青睐。
她拥有这样的运气,父母自然十分欢喜,姻缘亦是水到渠成,合了生辰八字,选了黄道吉日,她很快便嫁进了太尉府。
可大婚头一日,李君屹做出这样的态度,是以府中的下人也跟着瞧不起她,妯娌姑子背地里嘲笑她,只有太尉夫人,她的婆母时常安慰她,告诉她今后日子还长,感情之事可以慢慢培养,不要着急。
她尊听婆母教诲,待他体贴入微,对他关怀备至。
只是好像并没有什么用。
李君屹冷得像一个寒潭,每每拿那双寒意逼人的眸子看向她时,叫她再热情心也跟着冷却下来。
沈清月也是在府中人的议论中慢慢得知,她一个左司郎中的女儿之所以能高嫁当朝太尉的嫡长子,全然是凭借她那张与嘉和公主有几分相像的面容。
具体有几分像,沈清月没有见过嘉和公主,所以并不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