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府上下人都在纳闷,怎么这几天大少爷没犯抽,难道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每天看到大少爷早出晚归,都快赶上二老爷上朝了,刚得到官职,也不要这么勤恳吧
李昌宪也不想这样,刚穿越来,毕竟还不熟悉环境。
府内虽然有李柱在打听,但是他对于外面的事不清楚。
原主是个草包,书读得少不说,对市面上的事也是一无所知,只是顶着李府的头衔在外作威作福,这样的人没被人早打死就算不错了。
既然代替了原身,现在还是趁早把犯禁的事早打听,避免英年早逝。
而且再去打听一下,平时自己有什么仇人避免被人坑了,自己也不知道。
晚上的时候,李昌宪顺口问了一句“我还有多少钱”
这句话引来了李柱一阵阵的吐槽。
李柱心想,大少爷你有多少钱,难道你自己没有数吗平时有钱乱花,没钱就坑这个骗那个的,你没见到李府的人都躲着你走吗
李柱也没有钱,根本就没有,李府每次给仆人发钱,自己连钱都见不到影,都给李大少爷拿走了。
虽说自己平时也不买什么,整日里跟着李大少爷骗吃骗喝,但是李柱也想有钱,上一年偷偷地存了五十两,最后还被少爷发现了,只能算作投资款。
李柱只想对大少爷说我也想要钱,二小姐的丫鬟小翠就偷偷地告诉他,下一年她就要成年了
毕竟李府现在是二太太掌权,平时就对李昌宪身边的人很是苛刻,各种分配的物资都是次等不说,而且每次发放月银时,都是以各种理由扣了再扣,有时还以有人带坏了大少爷为由,把李大少爷身边的人减了又减。
要不是李柱是大老爷特意安排的,估计早给赶走了。
谁家少爷能像李昌宪这样,院中只有一个书僮和一个梳洗丫鬟。
看看二少爷和三少爷,院内四到六个府内标配的伺候丫鬟,出门哪一次不是有四个陪伴的长随。
听完李柱的吐槽,李昌宪也是无语。
回到书房,清点了一下自己的金库,才清点出四十多两来。
路过厢房时,想问问老婆王婧美,但是只是看了看,然后扭头走了。
还是不问的好,王婧美年龄小,父母双亡后,一年内在叔伯家受够了白眼,估计身上也没有几个零钱,还是自己去想想办法吧
还没等李昌宪想到办法,第二天,二太太就传唤他去到后院说说分府事宜。
现银五千两,京城东一处宅子,京郊一个田庄,大约三百亩田地,还有二家京城的店铺。
李昌宪对此没有表达一点异议,毕竟有人能通知自己,那就是二叔和二太太商议好的,即使他再反对也无效。
二叔和二太太为了打发自己出府,没必要把自己打发的这么远吧,去那个蛮夷之地,这些李昌宪都可以忍了。
但是现在就拿这点钱想打发自己走,这也未免太简单了吧
十年前三叔离府去外地为官,不说土地店铺,仅现银老太爷就给了十万两。
大晋朝建朝二百多年,外部相对安宁,商业发达,到现在每个世家都挣的盆满钵满。
李府虽说不是最有钱的世家,但是在京城也是拥有几十家店铺,门下生意更是做到了大江南北。
李府“一门三进士”“父子两翰林”,再加上外部一个掌握军权的参将,在大晋朝话语权也影响很大的。
李昌宪告知老太爷,说他快要外出为官,离京前要给亲朋好友告个别,然后要老太爷允许,以老太爷名义逐个拜访亲朋好友。
在姑太太府内,李昌宪一见姑太太就嚎啕大哭,把姑太太吓了个大跳,让人以为是李府内老太爷或老太太去世了。
经过李昌宪抽抽嗒嗒的哭诉中,二老爷和二太太对自己的不公,什么二叔为了打发自己出府,把自己弄到一个蛮荒之地,以后就不会回来了。
离京前他要和疼爱他的姑太太告个别,顺便和表大爷及表兄弟们诉说一下离别的哀情。
此去经年一去不复还,再见时两眼泪茫然。
姑太太听后,大骂二老爷和二太太,怎么能为了自己一家的利益,而不管自己亲侄子的死活。
李昌宪又哭诉说二老爷和二太太是如何如何地讨厌自己,分府时只给了几千两银子,以后自己的日子不知道怎么生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