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二百二十六章 黄粑

第二百二十六章 黄粑(2 / 3)

足足干了一下午,李君阁从后山上挑了五六担叶子和笋壳下来。

奶奶跟老妈烧好了一大锅的开水,然后又兑成温水,将筛选干净的糯米和粘米各自用大铁盆装好,倒入温水泡发一晚上。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奶奶跟老妈把泡好的米分别淘洗干净,将粘米装在筛子里沥去水分。

然后三人开始洗叶子和笋壳,弄了两个多小时,将竹叶良姜叶用清水泡着,李君阁挑着粘米去池塘边的棚子里用机器打成很浓的粘米浆。

等米浆打回来,老妈把黄糖加水煮化了,还将肥肉绞成了肉馅。

李君阁又把糯米拿到厨房,倒入大甑子中蒸熟。

等第一锅蒸出来都中午了。接下来得奶奶出马才能把控得好了。

只见奶奶把白糖、黄糖水倒入粘米浆中拌成七八分浓稠的糨子,中间还加了一些黄豆粉调整浓度,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发酵。

一切弄好,李君阁将蒸熟的糯米趁热倒进米浆里,用长棍子搅拌均匀。

水量由奶奶来控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这个全靠经验了。

搅拌好之后,发酵两三个钟头。趁这功夫李君阁又开始蒸后边几锅。

糯米饭发酵到米浆舀起来不会明显流动的时候,将肥肉馅倒进去和匀,就可以开始包黄粑了。

先将包黄粑的材料准备好,依次是棕树叶,竹叶,良姜叶,竹笋壳。

包黄粑是个技术活,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光靠一家人肯定弄不完,于是左邻右舍以及老妈的老姐妹们都过来帮忙。

这个李君阁就只有儍瞪眼看着了,由于是抛粑粑用的,不能做太大,一来是小粑粑会显得多,二来大黄粑一两斤一个,从梁上抛下来砸头上得哭瞎。

一两一个就最好,只见主妇们先将一块米团摔实拍打成小方块,然后用竹叶垫底,下面一片叶子,多余的向上折,上面一片叶子,多余的向下折,不够可以左右重复添加叶子,将米团包在中间,然后用棕树叶子撕成的细条捆扎实。

巧手之下,一个个青绿色的小小竹叶米包快速成型,很快就堆了一大堆。

然后主妇们开始分工,一些继续包小包,一些将小包用良姜叶子和笋壳捆扎成一两斤一个的大包。

接下来大甑子又重新派上了用场,又轮到李君阁使憨包力气了。

先在大甑子最底下铺一层细竹枝,然后一层粑粑一层竹叶,顶上再撒上竹叶封顶。

竹叶一是增香,二是增加了空隙,有助于水蒸气在甑子里流动,可以使粑粑受热均匀。

弄完这一切,老妈将甑子盖上扎紧。奶奶还抱来一床不用的旧棉被将甑子蒙上。以保证甑子的密封性。

密封性越好,黄粑越黄,糖化也越充分,蒸出来的黄粑越香甜。

一个大甑子不够使,又去邻居家借了一个,这还不够,又弄了一半去久长居那边,终于在晚上六七点钟开始点火。

最新小说: 大明:我天天死谏,朱元璋人麻了 我掌握着穿越名单 开局变萝莉:因为太强只想睡觉 大秦:隐忍十八年,废柴皇子杀疯了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