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玉秀只好应了,目送温向平出门的背影又忍不住唾弃自己。温向平对待他的跛脚这么淡然,她总是小心翼翼反而是对丈夫不好。气恼的敲了敲脑袋,苏玉秀按下内心的情绪,招呼几个孩子上学去。
这次交流会囊括了海内外的华人作家,还有一部分的外国作家,没点水平和成绩也是收不到邀请函的。加上温向平,新周刊共有五位作家要参加这次的作家交流会,且全为作协理事。放眼整个沽市的杂志行业,也只有人民杂志沽市分部能与其比肩。
许城阳对杂志的人向来大方。五位作家及其责编的来回车票,及路上的一应花销都由杂志出了。而在交流会期间的花销,则由主办方作协负责。
余老一如既往的笑呵呵,张老则是要不苟言笑些,但也不难相处。还有两位作家也都五十上下,和蔼可亲。从沽市到京市的一天一夜的火车,一行人也算是和谐相处。哪怕在出车站时,温向平疲惫之下微跛的脚步,几人也并没有投以奇怪的视线,仿若温向平的脚和他们没什么两样。
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作家都对他和善。事实上,有相当一部分的作家都看温知秋不顺眼。
虽然温知秋自以这个笔名发表第一篇作品到如今已有六七年,也算资历不浅。然扣除其间潜心学习的两年,再加上温知秋的三大著作,还有一本格林童话译本几乎扬名全国,赚的是多少成名作家的数倍,还越过了更深资历的前辈成为作协理事,难免会引来嫉妒。
但每个作家的肚腹中都有无数个弯弯绕,在交流会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饶有一些人看温知秋不顺眼,也不过是皮笑肉不笑的暗讽几句,从来没撕破脸皮过。温知秋也就冒充人傻耿直,一概当听不懂。反倒让找茬的人自己咽了口老血回去。
前来参加交流会的作家都住在作协的住所,是间高级酒店,两人一间。温知秋便和罗家和住在了一处。
也有一人一间的,只不过,就不是温知秋这种后辈住的起的了,更多的供给了像贾平仄、史仁这样的大家。
酒店的装潢,尤其是服务比起前十年来说要好了不少。温知秋每天忙完回来,点一杯红茶坐在圆桌边,就着充足不刺眼的阳光,捧着一本书悠闲的享受着红茶的香气和散文的清新。叫罗家和看了都不由得跟着慢下来,享受生活。
随着交流大会的临近,住进酒店的人越来越多。而人一多,事端也就多。好在大家心里都有忌惮,难得得到交流会的邀请函,谁也不想失去机会。再则温知秋轻易不出门,也不像一些心思活泛的主动上门结交。因此日子过得也还算是太平。
交流会很快就在这种期待又紧张的气氛中,如约而至。
在温向平看来,交流会有点像野餐郊游。不是指形式像,而是风格相似。作协了很大的场地,室内室外一应俱全。诸位作家可以在喝茶吃点心这种轻松的氛围下互相交谈写作心得或灵感,交好的作家也可以选择出门同游。
在交流会结束的最后一天,会有一个总结大会,请一些大家上台发个言。
总之,交流会完全是放养状态。像攀关系还是真学点东西,亦或是纯粹来吃吃喝喝,享受一下国家级酒店,完全看个人意愿。
温向平端着一杯茶坐在室外的小几旁,手里举着本看了三分之一的游记,时不时抬头看着三三两两聚众交谈的作家,悠悠叹了口气。
只可惜,像贾平仄这样的大家是不会每一天都露面的。就算露了面,也会第一时间被人围起来,温向平未必有机会近前去。而传言这次交流会会来的查世良查老,到目前为止,交流会的第五天,也不曾出现。
穿过整个草坪好不容易找到温向平的罗家和,看着正主如此悠闲的状态,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除了开头跟着余老他们见了几位圈子里的前辈,到现在整整五天,温知秋都没有主动跟人搭过讪。
不跟着其他人一样到处结交,也能算是温知秋喜好清净、性子冷清。说的更好听点,淡泊名利、坚守本心也是可以的。
可说的不好听点,也能往温知秋脑门上扣一顶“瞧不上在场作家的水平”的帽子。
何况这么好的机会,总是不应该浪费过去的。
温向平也知道该多和同行交流交流。可他听了几场,不是吹捧一人,就是彼此暗自交锋,真正学术交流的,反倒没几个。只有他来这儿第一天听得余老他们的谈话,还算有些意思。可余老等人擅写的领域和他不是一挂的。听一听长长见识还行,每天听他也云里雾里,到最后也就失了兴趣。
要不是隐隐期待着那几位的前来,只怕温向平就要缩在房里直到交流会结束那天了。
但罗家和一片好心,温向平也不是不听劝的,便又站起身来,主动向人群走去。
也许是他狭隘了,还是有不少纯澈的作家是真心来此交流,是不过是他没看见罢了。
怀抱着这样的想法,温向平走向花丛边围成一圈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