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茗看着窗外人潮涌动,在她眼里,那不是一个个的人头,而是一把把的银票啊。她转过头对怀寅公主解释道:“送倒是不送的,送的多了,就不值钱了。太和楼每七日打造首饰数量有限,早到早得,是以一早便有人来排队。”
她这招也是第一次用,类似于现代社会的饥饿消费。太和楼虽然要价没有玉风阁那么高,大伙儿眼里走的是中上路线,那也不能烂大街。珠宝首饰这类,一旦撞了,就没了意思,反而会落下不好的口碑。就是要让大伙儿都以能戴上太和楼的首饰为荣,平日里能拿出来炫耀,这才在潜移默化中抬高了自己的身价,同时也起到了宣传的效果。
当然,太和楼并不是单单走的平民道路,不然银子从哪儿赚?
为此,江茗还特意寻思了一套法子。
达官贵人要来太和楼,自然也是有贵室的,但这贵室可不是看你的名头就能进去的。想要进贵室,要看你家中的资本。家中的资本如何看?这就要说到她开到华京来的另一个寿谦票号了。
单纯做些手工艺,开个饭店什么的,挣钱是挣钱,但却远远不及开票号来的多。
她在刚穿到这里的时候就考察了一番,大胤银庄是有的,因为银子原本就携带不便利,大锭有五十两,小锭二十五两、十二两、七两不等,平日里拿着就不方便。而最夸张的是,大胤一万个铁钱才抵得上一两银子,就算是百姓常用的铜钱,也得要一千文才抵得上一两银子。
这些银庄大多做些金银钱钞之间的兑换,又因为这时候交通不便利,地域与地域之间沟通不佳,铸币权和发行权都在各州巡抚手里,各地区铸造的钱币,在成色、重量、大小上均不相同,所以大多银庄只在自己的地方能用。全国通行的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店家根本不认银票,你要付钱的时候,人家会拒收银票。
江茗在现代原本就是学经济的,这么一合计,觉得这才是最大的商机。便在几家商铺起来之后,开了这家寿谦票号。营业内容有三:
第一.以寿谦票号和那几家商铺做联合布告,但凡使用寿谦票号的银票,在这几家商铺便可以少付两成的钱。
因为这个联合公告的诞生,江茗那几个商铺又都是赚钱的,人流客满,很多人为了省些钱,便将自家的银子铜钱存到了寿谦票号里,换了银票出来。再去这几个商铺买东西。
这样一来,寿谦票号瞬间有了大把的资本,而那几家商铺也增加了客户黏性,和同行的竞争不要太轻松。
第二.
从事金融借贷的营生。平民不借,想找当铺出门左转。借给的是那些生意人,更有还钱的保障。市价定的是每月二分行利,也就是每个月2%的利息,年利率到了24%,提前还款可以减少利息。
第三.盐引和茶引这样的“有价证券”也可以来兑换寿谦票号的银票。
短短几个月之间,寿谦票号就揽下了巨大的财富。可偏偏政府管不着,因为这些都是正当的,大胤率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江茗又用寿谦票号得来的钱出海,在外头进了大批的货物,转回来一卖,银子滚银子,便就这么开始了。
如今开到华京来,寿谦票号肯定又要走老路,你想进我们的贵室,可以啊,寿谦票号给您出个文书。怎么出?当然是把钱放到寿谦票号这儿来了,而且三个月之后才能再提出来。一旦提出来,下次再进贵室,就再去开新的文书。决不让你钻空子。
这样,您就能在贵室里有自己的位置,也不用和外面那些平头老百姓抢着排队了。
但贵室也分三六九等,根据在太和楼的消费水平不同,提供不同的服务。江茗给它们分别取名是“白银”、“黄金”、“琉璃”、“软玉”。
想要得到白银的服务,一年在太和楼消费满一百两银子,换算成现代的钱,就是三万块;
想到升到黄金,一年在太和楼消费满三百两银子,换算成现代的钱,就是九万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