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楚并不是个嗜甜的人,准确来说,他并没有什么特别喜欢的和特别讨厌的东西。很早之前,祖父就告诉他,若是要当个好帝王,那便不能有偏倚,为了自己,也为了天下。
殷楚看着那颗小小的糖,包在小张的纸里,外面画着些吉祥的图案。他想起来上次江茗拿的也是这样的糖,看这样子她总是随身带着糖的。
原来她是喜欢吃糖的,怪不得笑起来那般甜。
“好。”殷楚伸出手去,摊平。那糖果从江茗手中掉落,滚到他的掌心——还没吃,就已经觉得口中生甜。
两人结伴到了那小院当中,陈青歌正坐在院中看书。衣服是旧的,书也是旧的,不知道翻了多少遍,角页都生黄蜷曲了,他却还看的有滋有味,丝毫没有觉察到有人进了院子。
对于那日小武的话,他原本是不信的。自己哪有那么大的名声,让人寻了来写扇面,内容还让他即兴发挥。可小武手上的那银子却不能是假的,他便半信半疑的写了个,想着若是没人来拿,就送去给阿母夏日扇风罢了。
上次见是在除夕夜的市集上,看的不甚真切。如今天大亮着,这陈青歌反而多了一副落魄书生的味道。但说他落魄,偏生腰杆子却挺得直,带着一股文人自清的劲头。
飞浮走上前去,与陈青歌打过招呼,陈青歌取了扇面出来,江茗打开,只见上面写着“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一个人的诗词往往映射了他的本心,装是装不出来的。江茗只觉得这诗句怎么看怎么眼熟,好似在哪儿读过类似的。可她又偏生想不起来,便将扇面让飞浮收好,给了陈青歌银子,这才又别过。
反正如今已经知道了陈青歌的作息,下次自己再来便是。
倒是殷楚,他看了一眼那诗句,似是想到了什么,又抬头打量陈青歌片刻。
这字倒是颇好,铁画银钩的,可说是甚好,倒也未必。殷楚见惯了诸代大家的手笔,对这眼前人的手上功夫自然不以为然。甚至说他自己的字,怕是都比这陈青歌的好些。
可就偏偏是这人的字,让江茗一而再再而三的光顾,甚至直接给了他五两银子,这便有些耐人寻味了。而那诗句,若是自己没记错,倒是和宸殇会上每次江宛的诗句有几分相似。
两人离开的时候正是正午,江茗看了天色,问向殷楚:“世子之后可还有事?不若同我一起去吃个便饭。”她想着他既然如此关怀,自己自然应当投桃报李。
听她这般邀约,殷楚先是停滞了一瞬,似是想到了什么,但仍是说道:“好。”
江茗带着殷楚到了自己常去的酒楼,这地方不算繁华,但因作食好吃,人来人往的十分热闹。两人要了个隔间,江茗沿着楼梯上行,总觉得周围的人似乎都在看自己。她一扭头,下面的人立刻装作埋头苦吃。江茗蹙了下眉,也未说什么,便跟着殷楚进去了。
见是殷楚来了,伙计极为殷勤,报起菜名来一口气儿顺顺溜溜,停都不敢停,生怕哪里惹得殷楚不快。江茗觉得殷楚这样也挺好的,别人是花银子买服务,他是花脾气买服务,还将整个华京的人都吓得不敢在他面前说半个不字。
至于在他背后?谁又能严防死守,让人人都说自己的好呢?又不是银票。
殷楚让江茗选些自己爱吃的,江茗便也不客气,将平日里自己常点的那几道菜说了一遍,又欢欢喜喜的和殷楚说,这里的菜是华京酒楼里最好吃的,比江府里的厨子还合自己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