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除了学生和教师工外,滇艺还邀请了一部分社会人士和校友为学校扩大下影响力。
而此时跟着校长过来的这位,正是是滇省电视台的副台长尤学峰。
经过介绍,三人相互交换了联系方式之后,尤学峰率先开口道“边浪学弟,我这是有事想请学弟给我指条明路。我知道学弟跟老罗还有牛波一老师那边在合作策划一档节目,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们卫视也想插一脚。”
听到这话,边浪心里就有谱了,不过这事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他斟酌了一下便开口道“这事有机会的,尤学长既然能提出这个想法,那证明一定是了解得差不多了,我们这几天约个时间面谈吧。”
尤学峰也知道这事一两句话聊不明白,看边浪这样子估计是后面还有事就没提下半场的事情,笑着开口道“那我就等学弟的消息了”
“嗯,等我晚上回去安排下时间就给学长消息”
两人握手之后校长和边浪又说了两句要多回来学校走走之类的话,就放边浪离开了。
董佑边在接到边浪的消息之后,就直接回了句“南飞燕见。”把老罗送回家之后就回家补妆去了。
而此时的网上正热闹着呢,看了直播的网友都纷纷跑到“第一边吹”白刀的微博下求他对白衣飘飘的年代做一个专业的分析。
白刀对于这首民谣自然是十分喜欢的,以他从业多年的经验来看,这首歌在这个时代出现,可以说是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尤其还是出自边浪这个已经在摇滚圈展露出惊人天赋的人手上。
他算是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之一,只不过自己的才情没到诗化的那个水平。所以边浪这首歌的出现,让他惊喜的同时,也很想用自己的视角去解读一下这首,在他看来是时代悼亡曲的歌。
不过真到动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怎么写去解读,都和边浪这首歌词中那“骚柔”的劲相去甚远。
最后只能长叹一声,然后单独剪出这段视频,发布的时候写了一段很笼统的评价“歌中所描绘的那个已经远去的、充满了理想、浪漫和才思的八十年代大学校园生活,应该是和我一样的无数喜爱校园民谣的人们所向往的。”
南飞燕的露台上,边浪坐在那天唱董小姐的桌旁,心情有些起伏。
按他觉得既然已经答应了,地方也是董佑边的选的,那没道理比他先一步过来的董佑边到现在都还没出现。
要是他没生出那心思的时候,绝对一个微信甩过去问“到哪了”
但是现在他不可能问,就算是在这白等一晚上也不可能去催人家。
无聊之际,他看了看时间,就用手机给奥拉夫发了一封邮件,告诉了他滚石音乐节的时间,他邀请奥拉夫过来看音乐节的演出,同时帮他录一些歌曲。
有了上次的合作,边浪对两人的合作非常满意,本来是想着能从奥拉夫这好好学习一下,以后自己弄的。但是边浪后来想明白了,有这种成熟的工具人能用,何必自己再去干这种耗时又伤神的技术性工种。
上辈子是没条件,荷包也没那么鼓,所以才很多事都自学之后自己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