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有一点,我说的好书法,单单指的是馆阁体。”“像蓉哥儿这样的字,虽然已经隐约可见风骨,在科场上却是不讨喜的。”“只有把馆阁体写好了,才能在殿试取得好名次!”说着,林如海又向两人补充道。当年他在会试登榜之后,因为母亲突然逝世,回家守丧三年,没能参加当年的殿试。不过,正因为此,他在自己老师的提点下,利用这三年时间练出一手好字。这才在下一科的殿试中高中探花,然后官运亨通。这些经验之谈,贾蓉和贾雨村以前也隐约听到过一些,却从未像今天这么透彻。因此,两人向林如海道谢的同时,细细询问其中究竟。林如海儿子早夭,只道自己命中无子,对这些殿试秘诀也没有什么好藏私的。因此在两人问起后,他将馆阁体如何习练、行文如何排列,向两人讲个通透,多有一针见血之处。贾蓉在心中默默记着,打算在以后仔细回忆这些,将自己以前习练的启体,改为科场上要求的馆阁体。“殿试时间紧迫,又有陛下和大臣在侧,书写时间很短。”“因此练习馆阁体时,不但要写得好,还要能写得快。”“这样才能在殿试上发挥出来,不至慌乱出错。”林如海最后说道。这些有的是他的师长所授,有的是他自己在殿试后总结的,如今传授给贾蓉和贾雨村,让他心中也颇感自得,有种良师之感。贾蓉起身谢了,只见贾雨村长叹一声,向林如海拜谢道:“听了林大人这一番话,当真胜读十年诗书。”“想我困窘之时,也曾以卖文作字为生,自诩写得一手好字。”“如今听了大人的话,才知道我写的字,和殿试要求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若是早得大人教诲,说不定名次就会更高了!”所谓卖文作字,不但字要写得好看,还要有着风骨,这样别人才会因字认人,然后继续求字。但是殿试馆阁体的字,却是力求方正,每个字都像印刷一般,排列得整整齐齐。这样的字因为特点趋同,找人来写和印刷出来几乎没有两样,自然在卖字时不受喜爱。然而,就是这样的字,皇帝和大臣才会看得轻松,在殿试上给出好名次。贾雨村在葫芦庙虽然卖字为生,书法有了很大磨练。但是因为写字风格和馆阁体有着很大区别,最终虽然中了进士,名次却并不高,落到三甲之列。所以,他才会说若是早得林如海的教诲,说不定能够提高名次。至于贾蓉,他如今练习的是前世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的启体。这种字体点画活泼,体势清朗,眉目清秀,体态大方,结构上更有独到之处,可谓独树一格,是他前世的书法大家启功所创。若是贾蓉努力习练几十年,真正得到启体精髓,说不得能在这边博个书法大家名号。然而,因为这种字体和科举要求完全不同。林如海虽看出贾蓉的字有着自成一家的潜力,却还是要求他改练馆阁体。等到取得进士之后,再在个人的书法风格上下功夫。这些金玉良言,贾蓉自然应了。见此,林如海心中甚喜,又把自己早些年写作的字,还有收藏的一些字帖,送给贾蓉几份,让他好生临摹,早日改变字体。贾蓉起身谢了,又见天色已晚,谢绝留宿之后,出了林府,回到自己小院。“没想到今日还能有这收获!林如海探花之才,果然名不虚传!”经过和林如海、贾雨村的谈话,贾蓉又了解了许多科场上的窍门。八股文章被定为考试文体数百年,历代不知有多少人杰在研究。他们所留下的窍门,纵使贾蓉也不敢轻视的,一一回忆体会。此后一连数月,贾蓉一直住在扬州,每日里不是练字习文,便是去林府请教书法文章。因为有着专人打探,他每次前往林府之时,除了林如海有时会因突发事情外出,经常能和林如海见面。至于贾雨村,他虽然也在林府,和贾蓉见面的机会并不少。然而,因为贾蓉一直在找林如海休沐时登门,他虽想和贾蓉独处,借机结交贾家,却很难找到机会,只得在林府教学。因为隔了一层,林如海初时对贾蓉这个侄孙并不怎么看重。不过,眼见贾蓉如此好学,他心中也不免生出赞赏之意。后来,他在有着官场宴饮和与朋友聚会的时候,也会把贾蓉带在身边,让贾蓉接触江南官场、士林,名声传扬开来。如此到了年底,林如海虽得到自己明年还会继续担任巡盐御史的消息,却并没有露出多少喜意。盖因贾敏病情一直未能好转,让他如何能够高兴?这期间,贾蓉通过关系,倒也请来两位经过扬州的太医。不过,这些人医术水平是有,却难治不治之病。只是让贾敏且放宽心,不要忧思过度,徒自损伤身体。不过,贾敏心伤爱子之丧,性情又一向敏感,虽有太医之劝,又如何能放宽心?虽然吃了太医开的药方身体稍好了些,却总不见痊愈。就这样,眼看贾敏病情一直迁延不愈,林如海心情越来越是沉重。贾蓉辞行之时,便见到他神情寡淡,颇是有些郁郁。见此,贾蓉宽慰几句,道:“前些日子琏叔传来消息,说他除服之后,会带荣国府老太太和大老爷、二老爷的信件看望姑奶。”“说不定见了这些,姑奶的病能够有所好转呢!”因为贾珠过世,贾琏作为堂兄弟要服大功九月,再加上前几年他的岳父、岳母去了,同样需要服丧。因此,至少要到明年五月,贾琏才能除服出行。届时,他不但要南下视察银行事宜,还在贾蓉嘱咐下,请求贾母、贾赦、贾政等亲笔写信问候,加深和林家的关系。想来,见了娘家的人,贾敏心情会好一些,能够少些忧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