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认同了莫洛托夫的建议。这并非是因为何锐去世导致斯大林小看起中国,苏联依旧认为自己是欧洲国家,所以不希望欧洲被外来势力控制。之前苏联与德国媾和,其中也有这部分考虑。
等宴会结束后,基洛夫委员接到了命令。对于前去中国吊唁的任务,基洛夫立刻答应下来。并且在第二天带领团队坐上莫斯科到中国北方哈尔滨的航班向中国出发。
这款型号为c919的飞机是采用喷气式发动机的民航客机,基洛夫已经很习惯乘坐飞机出行,依旧被喷气式飞机强烈的推背感所震撼到。得知c919能在稳定平飞中维持840公里的速度,基洛夫更是感叹喷气式飞机的快捷。
在飞机上渡过14个小时相当熬人。但只用了14个小时就从莫斯科抵达中国首都,基洛夫感觉这趟疲惫的旅程很值得。
李润石政府并没有特别优待基洛夫,虽然也安排了基洛夫与李润石的会面,时间却只有10分钟。
基洛夫觉得理解了中国这么做的原因,除了苏联让中国失望之外,李润石还非常忙。前来参加吊唁的除了从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二十几个国家,非洲虽然还没完全划界,已经划界的几个国家都派了代表,或者该国的最高领导人直接前来中国。李润石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几十位领导人会面,给基洛夫留下10分钟,已经算是相当重视。
礼貌性的对话大概需要1分钟,基洛夫带了斯大林要他交流的几个问题。除此之外,基洛夫自己也想与李润石交流一下。
不少苏共高层是真的认为中国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一个资产阶级改良政党领导的资本主义国家。基洛夫原本觉得这个判断有道理,现在却不这么认为了。
按照列宁提出的政治理念进行推导,社会主义国家的特点之一就是不用担心工业发展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工业化国家社会制度革命的学说,资本主义的天然制度问题会极大影响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
一旦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革命进入社会主义国家,至少在理论上就不该出现生产力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应该是分配,或者按照何锐的看法,是效率与公平之间不可兼得的问题。
现在的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强大的工业国,也是现在全球科技最先进的国家之一。如果中国都不能称为社会主义国家,其他国家更没有资格自诩为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肯定不会让基洛夫询问这个问题,但基洛夫对此非常有兴趣。
中苏双方的会面安排在午饭前,基洛夫觉得这个时间很不错。虽然国宴是邀请所有前来中国吊唁的国家代表们一起吃饭,但基洛夫肯定能得到超出10分钟的时间。哪怕是一分钟,对于高级别的对谈都是很宝贵的。
就如私下彩排的那样,基洛夫的礼节性问候花了一分钟。斯大林的几个问题都是围绕中苏在欧洲势力范围的界定,以及是否在摧毁纳粹德国的作战中互相配合,不要引发误会。李润石表现出了相当的克制,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态度回答了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