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凤书不理解,佛门这些人争来争去,怎么就打主意打到一尘头上了?
小和尚可一直是老实巴交不争不抢的,佛法都没修什么强悍的,而是当时最弱的大明咒,最大的机缘也就是沈凤书送的《心经》,这要也算根源的话,也得算到沈凤书的头上,怎么就找到一尘了呢?
匡志远背靠天下第一书院的璇玑书院,知道一些佛门高层的隐秘事宜并不稀奇,而且消息大概率为真,他没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摆沈凤书一道。
既然知道了一尘有事,沈凤书也没二话,和匡志远分别,直奔一尘所在的伽蓝寺。
虽然说了会波及到一尘,但只是有这个趋势,还没有真正的落在一尘身上,所以倒是不用那么着急,按照正常的速度赶路就是,路上还可以处理很多事情。
匡志远送过来的小天地画卷沈凤书没有浪费,有炼化法门,短短几天之内就轻松炼化。
当然,也不能说是完全炼化,只是如同干城秘境一样,拥有了控制权,但却没有让称心天地去吞噬。
内中的那些灵植,沈凤书一股脑的给了姜老头,老头非常欢喜,转手又在浴缸里多洗了几次澡。
这个小天地是专门培育灵植的,可以算是一个药园,和姜老头的培育场有异曲同工之妙,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更兼具幅员辽阔,万里方圆,比沈凤书和姜老头两人的小天地都大上太多。
一般人拿到这个药园小天地,哪怕不和自己原有的小天地融合,起码也会留着做一个药园之类的。但对沈凤书来说,这个功能相当鸡肋。
且不说称心天地有绝品灵脉本就十分肥沃,单说这个地域,就显得有点太大了。
万里方圆看似不显眼,可沈凤书知道,姜老头活了那么长的岁月,想要将他的培育场扩大轻而易举,有无数次的机会能壮大培育场,但姜老头却始终保持着千里方圆,宁可多收灵植,也没有借机扩大,甚至连一株灵植都没有催生出灵智,这显然不是没道理的。
听人劝,吃饱饭,沈凤书本来就是一个善于接纳意见的人,何况他还亲自感受到了散财天地间的好处,该怎么做,还需要多说吗?
小天地的框架留下,核心控制枢纽大概百丈方圆的区域留下,其他的,沈凤书和干城秘境一样,散财出去。
这片土地实在太肥沃了,正好填补到那些荒凉的地方,相信用不了太久,散落在各处的区域就会郁郁葱葱,很快变成一个生灵乐土。
这不比自己一个人霸占着强?
书院的小天地一般都用画卷,可能是这个最方便也最适合吧。而这个全新的小天地框架,和称心天地最开始的框架同根同源,融合起来最是方便,轻而易举,连一点排斥都没有。